4月15日上午,在北环西路上,江北水务分公司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用疏通车对道路雨水管道和雨水篦子进行清淤。“宁波将要进入汛期了,要对管道进行疏通与清理,如果出现极端天气可以尽快排水,保证道路畅通无阻。”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每年的4月15日,我市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汛期。各部门都提前做好功课,严阵以待,最大程度将汛期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江北水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北区内管理市级排水管线182公里。共有16座排水泵站和270余座供水泵房。他们通过调度室实时掌握各类设施运行状况与雨情路况,特别针对14处下穿立交、2处易积水重点道路以及10处沿江排口和闸口进行实时监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分公司已储备防汛沙袋4300余个、潜水泵6台、永磁泵5台、应急抢修车14辆、强排车2辆,发电车和发电机各1台。
采访中记者还获悉,我市水务部门重点突出隐患排查整治、应急物资队伍储备等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迎汛准备。
全面排查隐患,下好防汛“先手棋”。重点围绕水利设施安全、城市内涝等风险点,于汛前全面开展防汛设施体检,着重对中山路、百丈路、环城西路等超过346公里主干道路排水管网开展疏通清淤;有序完成水厂防汛强排井、防雷设施等工程改造,低洼车间增设潜水泵,提高区域设施排涝能力。
落实应急保障,打好备汛“主动仗”。修订完善(净)水厂、重点下穿立交等重点防汛设施及路段防汛抢险应急预案30余项,并组织开展日常演练;6辆强排车、130余辆抢修车、420余台应急水泵、70000余袋沙包等应急物资落实到位,16支应急抢险队伍约300人严阵以待,全天候抓好风险防范化解;强化数字赋能,织密防汛“安全网”。
充分发挥“智慧水务”系统平台优势,全面落实“人防+技防”措施,通过高科技手段及320套重点区域排水窨井液位计数据,集成水务全产业运营实时数据,依托GIS技术快速分析定位潜在安全隐患,加密加频预报预警,有效提升响应速度和协同效率。
面对即将来临的汛期,我市水务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过汛期,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水务保障。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郑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