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刮过,落叶在空中打转,横在马路上方的路牌架肉眼可见的前后摇晃,耳畔突然传来刺耳的金属刮擦声,原来是路边的垃圾箱被风吹得在空中打了个转,重重摔在地上……
这是4月12日下午5点左右,记者驱车途经鄞州区百丈路时见到的一幕,宋人陆游在诗中描述的“风怒欲拔木”一下变得具象化。
1
“层层加码”的大风
大风是从4月12日中午后开始变“凶”的。余姚率先在下午1点27分拉响大风橙色预警,其他区(县、市)也陆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其间,江北区在下午2点33分将大风橙色预警升级为大风红色预警,直到傍晚5点17分才重新调整为大风橙色预警。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到昨天傍晚6点30分左右,我市的极大风最大测站是慈溪达蓬山站,出现12级大风(32.8米/秒),平原部分地区风力也有8级到9级。
换一个说法,大家的感受或许会更直接一些:研究表明,当平均风力达到8级、阵风9级时,速度堪比正常行驶的地铁;而10级到11级大风则是一个成年人能够站立的临界值,也就是说,达到这个风力值时,人就很难站稳了。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郑铮介绍,这次大风的“始作俑者”是冷空气,强度强、移动速度快,再加上有小低涡“打配合”,使得气压梯度叠加,导致大风“层层加码”。
2
今天我市风力在4级左右
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吹“蒙了”的不止我们。昨天是较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核心影响时段,全国有近50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极大风破了历史纪录,其中,华北、黄淮等地风力尤为强劲,河南、北京、天津等局部地区的极大风速一度达到或超过13级。
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信欣分析,此次过程中,高空冷高压较强,在内蒙古一带地面有温带气旋形成。所谓温带气旋,就是在冬春季节,强冷空气撞上实力不俗的暖湿气流,逆时针“扭打”旋转形成的,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如果刚好还有其他天气配合,那么无疑是对本就转个不停的陀螺又抽上几鞭子,导致温带气旋威力剧增,气压梯度大,从而产生强风天气。
从预报看,今天,随着冷空气影响结束,我国南方地区的大风将草草结束“战斗”,但北方地区的大风还将持续,随着地面气旋和高空冷涡东移,冷涡后部持续有偏北气流南下,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0级至11级。
具体到我市,4月13日我市风力在4级左右,4月14日我市风力还将出现一次从2级-3级增强到4级-6级的过程。记者 石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