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砚台背后的故事

□武晋宁

1

跟随宁波市武术协会考察团在江西上饶玉山县学习交流期间,对出自此地的一方罗纹砚引发了兴趣。听了当地朋友的介绍,在县里的城市规划馆观赏了一小批罗纹砚陈列,得了小砚一方和精装16K本的《中国罗纹砚》一册。

不免有点诧异!玉山人为何如此看重一方砚台?莫非玉山与“文房四宝”中的砚台有着某种瓜葛?

由西泠印社出版的这部大书,印制精美、装帧豪华、图文并茂,看起来高大上,拎在手中沉甸甸。晚上回到宾馆,迫不及待打开粗粗浏览一番。

我不懂书法,也不会毛笔书写,对“文房四宝”更是知之甚少。但因在湖州生活过十多年,与“善涟湖笔”有过许多纠缠,也多次打卡宣城、徽州、歙县等“文房四宝”的原产地,由此牢固地确立了“文房四宝”即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的观念。

翻看此书,不仅观展时的问号烟消云散,而且还带着我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

“文房四宝”的提法源于南北朝。但这个概念和它所指之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南唐时,四宝专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徽州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皖南独霸此江湖。

宋时渐次演变为宣笔、徽墨、宣纸、端砚。肇庆砚上位。至元代,湖笔异军突起后来居上,进入四宝序列。

从此,江湖上公认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的杰出代表。

中国人讲究情调,为文房四宝起了许多的别称雅号。韩愈‌带头将其拟人化,以毛颖、陈玄、诸先生、陶泓等四位友人之名为四宝的别称。陆游也步其后,在《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中说“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称四宝为“四士”。

2

砚出现于春秋,流行于秦汉,普及于宋。明清时品种繁多,以端砚(广东)洮砚(甘肃)歙砚(安徽)澄泥砚(山西)为大牌名砚。

古人称“砚”为“研”,俗称“砚台”。也有人将其视为“文房四宝”之首。

砚也有别称。隋唐时,以虢州(汉弘农郡)砚最负盛名。故称弘农陶泓。《文房四谱》载:“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所以砚又称为石虚中、居默、石友、石泓等。

砚还能封候拜相,官衔为离石侯、即墨候、铁面尚书等。

多年前我曾得过一块歙砚,妻弟也曾送我一方黄河泥料制成的“龙凤呈祥”澄泥砚,在其产地山西新绛参观过一个澄泥砚民间作坊。对砚的了解仅限于此。

到玉山才知道,此地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命名的“中国罗纹砚之乡”,其雕刻技艺为赣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名砚评选得过不少金奖银奖。

玉山制砚始于唐,盛于宋。《玉山县志》载:“石之属有体青而带白,纹直而理精者,出沙溪岭,可研。朱子(熹)称为怀玉研。”

罗纹石呈青黑色,略带金属光泽。按纹路的粗细、形状、色泽不同,分为细罗、粗罗、古犀罗、金丝罗、金星罗、松纹罗、玉带罗、刷丝罗等十余种。

罗纹砚有素砚和雕砚两大类。素砚有长方砚、方墨海、圆墨海、圆嘴、圆盒和半月形等。雕砚有浮雕、浅雕、阴刻和圆雕等。

玉山人说,此砚质地细润、湿润似玉、发墨如油、呵气成汗、历寒不冰、宿墨不腐、贮水不涸、磨无粉杂。

3

《方舆志》‌对玉山县境内的怀玉山的来历有个带神化色彩的说法:“天帝遗玉此山,山神藏焉,故名怀玉。”怀玉山与歙砚主产地婺源龙尾山同属一脉,相距仅30公里。

制砚用的罗纹石即产于怀玉山脉的龙头山至沙溪岭一带,属世界稀缺矿藏。

罗纹砚为历代文人雅士喜爱,或收藏,或题跋,或以词赋赞誉。

画家阎立本对砚台情有独钟,相传他“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因反对唐高宗废后立武被贬。在玉山寓居时,偶得罗纹砚一枚,如获至宝。五年后携罗纹砚数方离开玉山进京朝圣。所携之砚被武则天拿去,高宗皇帝亦爱不释手。阎立本去世后葬于玉山县,与罗纹石相伴永久。‌

王安石游玉山时写了《题玉光亭》:“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米芾《砚史》说:“尝於一士人家,见一金丝罗纹砚,其纹半金半黑,光彩与常异。此外麄罗纹、刷丝罗纹为次第,约见千餘枚矣。”

朱熹曾作《怀玉砚铭》:“怀玉山相连,山产砚石,盖歙砚之佳者。”

乾隆皇帝也喜欢罗纹砚。故宫馆藏砚品中有一组罗纹砚,专家判断,有可能出自玉山老坑水岩罗纹石。

启功先生认为,罗纹砚发墨好,下墨快,朴素大方很实用。他的工作室中常置七寸、三寸罗纹砚各一方。

宁波人沙孟海曾为罗纹砚题词,赞此砚为“凤池龙壁”。

4

罗纹砚过去被视为歙砚。玉山人称其为“墨盘”“砚瓦”“怀玉砚”“信州砚”。如今此砚是作为歙砚旗下的一个门派,还是另立山头、打自已的旗号了呢?估计玉山人有这个意思。

罗纹砚发展环境很好。县里成立了玉山雕刻艺术家协会,颁布了《玉山罗纹砚企业标准》,开设了罗纹砚一条街,建立了罗纹砚主题馆。制砚业成为玉山的支柱产业,产量和出口居全国制砚业之首,年出口和内销十余万方,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

到玉山必去三清山。我这次是第二次登三清,特意关注了一下这座名山与罗纹砚的关系。

三清山不远处就是罗纹石主产地怀玉山,新建的望仙谷景区,亦属三清山一脉,该景区是利用采石形成的大峡谷建成的。结论是:位于玉山县西北方向同一个区域内的三清山、怀玉山、望仙谷,均与罗纹石有关。

不过三清山与望仙谷走的是文旅发展路线。三清山的火爆自不待说,望仙谷一建成就没消停过。玉山人说,这个景区没有淡季旺季,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尤其是晚上逛夜景的人山人海、漫山遍野,火得不要不要的。

罗纹石对玉山的恩赐还不仅如此。冰溪街道办事处周涛主任安排我们参观玉山“世界台球博物馆”时再次受到震撼。因罗纹石也是制作台球桌的高端材料,玉山也成为国际台球锦标赛的举办地,有了一张“世界台球城”的名片。此馆搜罗了一大批世界各国名门贵族皇家宫迋知名人士曾使用过的球台、球杆等实物。独一无二只此一件。台球经济在玉山方兴未艾。

看来玉山采石与文旅两个产业的关系处理得不错,前景广阔。可以说,一块石头,成就了一座小城。

5

玉山之行再次让我意识到,中国地大物博真不是吹的,各地都有许多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藏。以前不知道这些,只能说是孤陋寡闻。

看来,想多了解点这个世界,只“读万卷书”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好多东西书上是没有的,或者你根本就没这个书,或者书上说的已时过境迁。路上总有一些风景是书上没有的,路上也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期而遇,还是要以“行万里路来”来解决这个问题。

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玉山建县于证圣二年(696年),这是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后使用的第五个年号。建县时,玉山隶属江南东道衢州行政区划,是浙江的地盘。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漕运不便,从江浙行省改隶江西行省。玉山人还为重新改隶浙江闹过一阵。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归了江西,如今的浙江人是不是有点惋惜心痛?

2025-04-1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8330.html 1 3 一方砚台背后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