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难求”的省级及以上名中医 去年近万名宁波人在“家门口”看上了!

奉化区中医医院:借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高质量发展“任督二脉”

江赞亚(左二)在省级名中医王真工作室跟诊。

张丽萍主任中医师在门诊中。

名中医“一号难求”,是百姓长期以来看病的痛点。自2023年2月起,奉化区中医医院为宁波市民打开了一条“捷径”:与浙江省中医院开启“沉浸式”院际合作模式,一口气引入8个省级及以上名中医工作室,由工作室专家团队定期前来坐诊,为市民问诊把脉。

名医坐诊,患者纷纷慕名而来。去年一年,近万名宁波人在家门口看上了省级及以上名中医。当地患者感慨,不用去市外奔波求医,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有健康获得感。

这一“名中医天团”有多牛?

去年接近1万名患者慕名而来

这8个省级及以上名中医工作室分别是:陈意全国名中医工作室、裘昌林浙江省国医名师工作室、楼丽华浙江省国医名师工作室、郭勇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宣丽华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王真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钦丹萍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马丽俐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

这些名中医团队有多牛?全国名中医陈意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病;省国医名师裘昌林擅长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罕见病;省国医名师楼丽华擅长各类乳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省级名中医郭勇擅长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省级名中医宣丽华擅长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面瘫、各种疼痛症及其他疑难杂症;省级名中医王真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系疾病;省级名中医钦丹萍擅长消化系统各类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内镜诊治;省级名中医马丽俐擅长中西医结合皮肤疾病诊疗。

据了解,2024年,近一万名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口口相传之下,区域外就诊患者不断增加。除了宁波市区、余姚、慈溪、宁海等周边患者外,还吸引了省内市外的患者从台州、义乌等地赶来。

“以前都不敢想这病能看好”

疑难罕见病比例明显提高

62岁的蒋女士(化名)多年来被尿频尿急折磨得苦不堪言,四处奔走求医,可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夏教授,我这病还能治吗?”她找到陈意全国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在杭州一号难求的夏永良教授。考虑蒋女士是长期肾虚血瘀,夏永良随后开出第一张处方。

在蒋女士的治疗过程中,跟诊的奉化区中医医院肺病科主治中医师江赞亚承担起病情随访的任务。病情有所反复时,江赞亚与夏永良保持线上沟通,在蒋女士的药方上继续进行调整;夏永良还根据蒋女士的病情,指导江赞亚对其展开心理疏导。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蒋女士的尿频症状得到了很大改善,睡眠质量也好了起来。

58岁的章老师在教学岗位工作30年,确诊帕金森症4年。最近几个月,她常因为活动减慢以及冻结步态,感觉自己的“讲台尊严”受损,内心很受挫。听说裘昌林省国医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张丽萍主任中医师到家门口坐诊,她第一时间抢了号子。张丽萍建议患者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配合服用滋阴熄风、养血通络的中药汤剂。入冬前,再采用膏方序贯治疗,固本培元。两个月后,章老师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步态稳定性提升,可独立上下讲台,批改作业效率也提高了。“虽然知道帕金森症暂时无法根治,但中西医结合手段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一家人都觉得很惊喜。”

据统计,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后,来该院就诊的疑难罕见病患者以及区域外的就诊人数均显著提升。以神经内科为例,此前接诊的患者以常见病居多,自从与省中医院开展深度合作以来,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症、运动神经元病等患者数量增多。

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共生共长

高质量推进健康奉化建设

一家医院医疗整体水平的发展,不单单取决于看病的能力,还涉及医、教、研、管等综合能力。如何实现从“输血式”下沉帮扶,到“造血式”共生共长?

在学科建设方面,奉化区中医医院依托省中医院资源,打好学科建设“发展牌”。对8个省级及以上名中医工作室奉化工作站、医院7个宁波市名中医工作室及基层站点进行规范化建设;打造区域脊柱侧弯中西医诊疗中心、心身消化诊疗中心、中医护理综合治疗中心;积极推进院内“三大中心”建设,打造医院介入中心,出台导管室建设方案和培训计划,组建以省中专家为首的介入团队;组建奉中科创团队,2024年申报厅局级项目共计46项,成功立项14项,立项课题数量较上年增长180%,居宁波市区县级中医医院第一。

在人才培育方面,奉化区中医医院引入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沉下来+送上去”双向交流的培养新模式,建立人才“上下联动”轮训机制,以“全托式”培养实现人才培育同质化,着力打造“群师带群徒”奉化模式,促进医院形成“头雁领航、强雁护航、雏雁跟飞”的中医药人才发展新格局,该模式荣获浙江省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江赞亚就是这一人才培养机制的直接受益者。两院深入合作后,她在省中医院进修了9个月,又参加了浙江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门诊的跟诊。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王真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奉化工作站继承人兼秘书。此外,她还在陈意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夏永良教授教学门诊跟诊学习。

在这一培养模式下,江赞亚得以快速成长。她把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消化和总结诊疗经验,用过硬的医术和细致的态度为患者排忧解难。现在,这位年轻的中医师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坐诊时一天的门诊量在90人次左右。

去年12月,2024年浙江省中医药百医千徒基层名中医传承人项目公布,奉化区中医医院5名年轻医生入选项目继承人。

2024年初,奉化区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为宁波市唯一一家区县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随着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奉化区中医医院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成为宁波市民“家门口”的“医”靠。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怡

2025-04-10 奉化区中医医院:借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高质量发展“任督二脉”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7997.html 1 3 “一号难求”的省级及以上名中医 去年近万名宁波人在“家门口”看上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