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里,血管外科向来有着“救火队”的称号。正吃着年夜饭,男子因腹痛突发休克,竟是10厘米的腹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医生用一根导丝解除危机;男子遭遇“人体炸弹”胸主动脉夹层,医生采用“双开窗”方式对头颈部血管进行修复、重建,成功“拆弹”……在周青云和吴泽涛两位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该院胸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手术量位居全省第四,抢救能力处于全省第一梯队。随着国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秦峰的加盟,该团队正向着国内领先发起新的冲击。
肚子里10厘米“巨瘤”破裂
医生用一根导丝来“拆弹”
除夕夜突然腹痛到意识不清,竟是肚子里一颗直径十厘米的瘤子爆了!几天前刚复查完的陈先生(化名)感慨自己在年关逃过一劫,多亏了李惠利医院血管外科周青云主任团队跨年“作战”。
正吃着年夜饭,陈先生出现了不适,当他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休克,血压极低,收缩压仅为60mmHg,舒张压30mmHg,情况十分危急!进一步检查显示,导致陈先生休克的原因是他腹腔里一个直径10厘米的腹主动脉瘤破裂,出现大出血。再发作下去,就会危及生命。
记者了解到,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高达80%,救治成功率在40%—50%之间,而市李惠利医院的救治成功率达到了70%。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完善腹部CTA后将患者迅速护送至介入手术室,周青云团队已经做好准备。
穿刺动脉、引入导丝和导管、造影,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时,腹腔里的血肿已经占据大部分空间,增加了手术难度。周青云采用覆膜支架隔绝破口及瘤腔,使血流沿支架重建的通路流动,避免了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成功完成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从而保证了血压和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成功,生命危机解除。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陈先生康复出院。
“腹主动脉瘤的传统外科治疗是全麻下开腹暴露后腹膜位病变段血管,切除后予以人工血管置换并吻合重建,创伤大,失血多,并发症多。相较之下,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为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更佳的解决方案。”周青云介绍。
专家联手实现突破 实施国际领先新技术
就在几天前,李惠利医院完成了一项国际领先的手术。该院柔性引进的全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秦峰和周青云、吴泽涛两位本土专家实施了全国首例足背动脉入路的手术方式,让一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从术前痛得不能走路,到术后就能自己走下手术台,引起业界热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闭塞血管以下部位血供不足,导致下肢出现酸胀疼痛,甚至无法走路。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堵塞的血管再畅通可以通过血管介入的方式在堵塞部位放置支架,血液通过支架撑开的血液进行流通。
传统血管介入往往选择大腿大动脉穿刺,沿着大动脉的走形把支架运动到堵塞部位。大动脉血流大,术后止血需要在大动脉穿刺处压迫6小时,全程患者需要平躺。而秦峰则提出了足背动脉穿刺的手术方案。“足背动脉血流小,就像打留置针,术后不用压迫止血。”患者术后就可以下床活动,不需要平躺6小时,从而促进快速康复。此外,足背动脉相对而言出现血肿的并发症小,更安全。
不过,下肢动脉堵塞往往发生在下肢较大的血管,需要自下而上逆行操作,这对医生的操作也提出了挑战,需要有十分娴熟的血管介入手术的经验。最终三位专家联手,不到半小时就完成手术,即刻见效的预后获得患者的点赞。
最大动脉破口随时爆裂 “硬核”技术既救人也“暖心”
“医生,我的后背好像要被人撕开,太痛了!”深夜,40岁的王先生(化名)因为剧烈胸痛被家人送到李惠利医院。紧急胸主动脉CTA提示:B型主动脉夹层——人体最大的动脉血管内膜已出现致命性破口,血液正不断冲击血管壁形成“假腔”,随时可能引发血管爆裂。
由于患者出现症状已经有2天,累及范围持续扩大,已经蔓延至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病情极为复杂,血管外科吴泽涛主任医师闻讯带领团队立即加入抢救。
“除了要保命,我们还要保留他的重要分支血管,保障今后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最佳效果的治疗方案,是医者的初心。吴泽涛团队决定采用血管介入的方式实施腔内治疗,免去开胸带来更大的创伤。
制定出具体的方案后,抢救手术刻不容缓。吴泽涛带领团队从患者左侧颈部、肘部采用“双开窗”的方式,分别打开三厘米左右的切口进入血管。常规的主动脉夹层只需要植入支架修复破口,让原先被假腔压扁的血管恢复血流即可,但由于王先生的破口较大,还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术中,吴泽涛团队对脑血管的重要分支进行重建,对脑部神经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术后造影显示,患者假腔血流完全隔绝,重要分支血管通畅,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据了解,李惠利医院血管外科在救治B型主动脉夹层方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硬核”技术,也涌现了“暖心”照护,在一次生命攸关的抢救性手术中履行着守卫健康的使命。
强团队、聚英才、拓协作 铸就区域诊疗新高地
血管外科作为一种新兴专业学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经过多年发展,学科现有15名医生,包括4名高级职称,管理着2个病区的40张床位。
强大的专业技术团队、精益求精的临床工作及与临床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李惠利医院血管外科走在省内前列。据统计,去年团队共实施3000多台手术,其中胸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手术量位居全省第四,综合救治能力处于全省第一梯队。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今年初,出生于宁波的全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秦峰加盟李惠利医院。他曾在耶鲁大学专攻血管外科相关研究,拿下美国外科医师执照,在世界排名前10的医院从事血管外科临床。这位从宁波走向世界的学子再次回到家乡,服务家乡人民。他积极探索国际领先关于外周血管介入的新技术,同时致力于血管疾病长期的管理,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生。
应对日益突出的血管外科专业化趋势,迈向高水平发展的未来,需要多学科交流和共享力量。就在上周,李惠利医院心脏中心成立,血管外科是其中重要的一员。这为血管外科的发展搭建了更高更大的平台,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一站式诊疗,同时也有利于疑难杂症及技术瓶颈的突破。
记者 陆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