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松阳高腔 《葵花记》抄本中的

喜剧色彩

□张岗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浙江省“戏曲界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松阳高腔属高腔系统一支,历经千百年,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地区逐渐形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各级有关部门曾多次对松阳高腔进行恢复继承和挖掘整理,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松阳县建立了高腔艺术档案并积极鼓励民间老艺人通过搜集、回忆、口述等方式整理出一些戏曲剧本。这些剧本中有数量不少的手抄剧本,多为清代以来松阳高腔戏班演出的脚本,包括乾隆、道光年间的珍品,是民间艺人经过反复揣摩、修改、创造之后已在演出实践中得到观众认可的手抄本子。

随着岁月的流逝,散落在民间的抄本越来越少,抢救、保护并研究这些珍贵的戏曲文献资料迫在眉睫。

《葵花记》是流传至今的松阳高腔经典剧目之一,目前收集到的民间抄本有三个。抄本一,共28页,约9000字,从右到左行书硬笔竖写,字体为简、繁混用,全本没有出目。抄本二,封面左中位置两竖行题“白沙岗村 高腔戏班”,共31页,约9900字,从右到左行书硬笔竖写,字体为简、繁混用,全本分15出,部分有出目。抄二与抄一在行款、字迹、书写风格上较为一致,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抄本三,封面正中上方位置繁体行书书写“葵花记”三个大字,右侧紧挨写有较小的“正本初稿”四字,在封面左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横排“一场 请寿拜别 二场 行路落店 三场 考试 四场 逼婚成亲”的字样,共79页,约14000字,从左到右行书毛笔横写,字体为简、繁、行、草混用,全本分23出。

三个抄本均为整本大戏,非折子戏,其剧情大概是:古代书生高彦真上京赴考得中状元,宰相梁计强将他招为东床。高母盼子不归,不久病逝。高妻孟日红千里寻夫,费尽千辛万苦找到梁府,却被梁设计害死,尸首被抛弃在后园井中葵花之下。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孟日红起死回生并获得神奇本领,斩杀了反朝的贼首鸡冠柳妖,因立功被封为一品夫人,并在朝堂上考验满朝文武,审问梁计,使其伏法。最终,夫妻二人得到皇帝封赏,喜获团圆。

在以上三个抄本中,抄本二使用幽默滑稽的语言,充分发挥“丑”行插科打诨的特长,使抄本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丑行是戏曲舞台上重要的“滑稽”担当,常有“无丑不成戏”的美誉,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功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时以插科打诨博得满堂哄笑。

《葵花记》抄本极尽夸张之能事,将“丑”行插科打诨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第十出:

丑(阴司小吏):……阎君言道我为人公直,封我一家之人□□,大哥活泼,二哥哥活小生,念我三子,封我活和尚,还有妹子,叫做活痢疾。你道什么东西叫做活痢疾?妇人家不贞洁叫做活痢疾……(狗叫)去去去!你这个狗瘟打的,你要老虎驮去吃的,我和尚到你门首经过,你汪汪叫起来,我要骂你!(唱) 王家狗是李家哈巴狗、死罪狗,大狗来叫起,小狗又来帮;大狗睡岳床,小狗钢定挡,我和尚伯伯来经过,你倒不叫又何妨?

说的是孟日红的婆婆杨氏,因思念进京赶考一直未归的儿子,染上了重病,不久病逝。当前去捉拿杨氏的阴司小吏(丑)突然出现时,观众对杨氏充满同情、悲伤的情绪会先入为主,强烈占据着内心。然而,正是丑角的这段充满滑稽、戏谑味道的唱白,使观众由悲转喜、悲喜交加、破涕为笑,甚至忍俊不禁,也让观众原本悬着的心有所放松,他们甚至会猜想:杨氏可能不会死去,婆媳二人的结局也不会那么悲惨。这段富有戏谑色彩与浓郁生活气息的唱白,也让观众改变了传统观念里对阴曹地府固有的印象。

又如第十五出,讲的是鸡冠柳妖活捉了孟日红并逼其做山寨夫人,但孟氏坚守贞节,宁死不从:

丑:众兄弟来的能干,叫他下打逻,金银财宝不逻来,逻了一个活宝上来。

净:什么活宝?

丑:两只脚的。

净:金鸡凤凰?

丑:不是,口里,这里哗啦会讲话。

净:莺鹧百鸟?

丑:不是喔,美貌的夫人。

净:没有毛的妇人,弄不得的!

……

丑:大王讲得好!张老头嗯,你去到关门去同那两个小贼头说,叫他下山逻金银财宝,金银财宝不逻来,把我的姑娘逻上山来当老婆。那时,我那个姑娘名字叫娇娇,逻来给我当老婆,对我大王直力哧弄了堂,进了房,两个人坐起来吃汤,吃了汤,上了床,上了床,两个人抱起来急啦过啰,弄得那个娇娇火急起来了,拔哒,一个巴掌打得去,打的那个……

对话中,不仅“丑”在插科打诨,其他角色也说出了一些滑稽搞笑、令人捧腹的言语,以至于观众没有感受到孟日红与鸡冠柳妖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紧张气氛,作者世俗化的审美趣味,让故事带上了强烈的喜剧色彩。

清代戏曲家李渔云:“于嘻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闲情偶寄·词曲部·科诨第五》)。这些看似巧合的“嘻笑诙谐之处”,是剧作者有意筛选、组合的结果,其目的是让这些极富喜剧色彩的语言散发出强烈的喜剧魅力,营造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喜剧氛围,从而满足观众寻求娱乐化、通俗化的审美心理。

毕竟,普通民众看戏并不是为了接受教化,他们喜欢舞台上的插科打诨、搞笑逗乐,使自己身心愉悦,得到放松与满足。因此,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松阳高腔《葵花记》抄本运用了戏谑、讽刺、夸张、曲解、反复等多种喜剧手法,使用和改造了许多幽默诙谐的松阳方言俗语,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作品本身的趣味性,提高了其审美价值,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戏曲带来的乐趣。

然而,在插科打诨时,个别地方似带色情挑逗成分,俗鄙不堪,又犯了“戒淫亵”(李渔《闲情偶寄》)的忌讳,自然是不可取的。

2025-04-09 松阳高腔 《葵花记》抄本中的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7766.html 1 3 喜剧色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