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资格赛在宁波奥体中心圆满闭幕。比赛虽已结束,社交媒体上“马龙王楚钦梦幻联动”“黄友政追星龙队”等话题的热度却持续飙升,居高不下。
赛场上,36岁的马龙和王楚钦默契配合,每一次挥拍都引得现场观众欢呼、尖叫。在混采区,宁波籍小将黄友政带着几分青涩,坦诚地说:“看到龙队,我的呼吸都跟着他的节奏起伏。”
这些生动鲜活的场景,正是宁波在乒乓球领域数十年深厚底蕴的生动写照。从一家职业俱乐部的艰难创业,到国字号训练基地的成功落地;从几代运动员的薪火相传,到全民对乒乓球的炽热热爱;从在国内乒坛中的默默无闻,到乒乓球世青赛冠军黄友政的横空出世……宁波凭借着小小白球,书写了一部“小球转动大城”的热血篇章。
一个职业俱乐部,夯实小球群众根基
乒乓球的魅力无处不在,一个职业俱乐部,重塑了宁波的小球基因。
宁波海天塑机集团乒乓球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2016年淡出乒超联赛,曾是中国乒乓球界的一支老牌劲旅。其间,曾多年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为中国乒乓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宁波体育的一张超级亮眼的名片。
俱乐部曾多次夺得乒超联赛冠军,并在国内多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在2010年至2014年间,宁波海天俱乐部连续五年闯入乒超联赛总决赛,并三次夺得冠军,成为中国乒坛的霸主之一。
俱乐部的成功离不开一批批优秀球员的加盟。王励勤、马龙、马琳、孔令辉等中国乒乓球顶尖选手都曾效力于宁波海天俱乐部,他们的出色表现为俱乐部赢得了无数荣誉,每场比赛一票难求,球迷文化也逐渐形成。
尽管2016年俱乐部退出乒超联赛,但此时的宁波已朝着乒乓球人才与赛事的优质“孵化器”方向发展。此后,宁波陆续举办了多项大型乒乓球青少年赛事,为年轻球员搭建了竞技的舞台。
北仑国字号训练基地的落户,让这座城市成为传承“乒乓基因”的重要阵地。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重要集训地,北仑基地见证了马龙、张继科等一代代国手的成长,也吸引了众多国际赛事的关注。
2025年全运会资格赛在宁波举办,无疑是对宁波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卓越办赛能力的高度认可。此次赛事中,28支代表队、超200名运动员齐聚宁波奥体中心,混双、单打、团体赛等各项赛事在此激烈交锋。20岁的宁波籍小将黄友政,在这片肥沃的体育土壤中茁壮成长,取得众多佳绩后,走进职业球队及国家队,下周他还将代表中国队参加澳门乒乓球世界杯赛。
体育明星“站台”,宁波与马龙情谊深厚
马龙在一次采访中和记者的调侃片段登上热搜,看似诙谐的背后,却饱含着他与宁波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
从2008年至2015年,马龙身披海天战袍,四次勇夺乒超冠军。2025年,作为老宁波的他再次回到宁波,带领北京队在小组赛中全胜晋级。赛场上,他与王楚钦组成的“龙头组合”配合默契;赛场下,他对黄友政悉心指导,尽显传承精神。
面对记者关于和黄友政缘分的提问,马龙回应:“肯定有,说不定他小的时候还当过我的球童。”言语间还不忘打趣黄友政:“这次没照顾好你呀!”当被问及对宁波的感受时,马龙表示:“对这个城市还是比较熟悉,在这里打了很多年球,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一定球迷基础。”
原宁波海天俱乐部总经理刘真理在接受记者采访后,还录制了一段视频问候马龙。“马龙你好呀,十年没见了,希望你和你的全家一切都好。听说你在宁波打比赛非常开心,希望你打出好成绩,多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宁波。”马龙也积极向身边朋友推介宁波,称赞这里宜居宜业。
宁波球迷对马龙的回应同样热情似火。资格赛首日,宁波奥体中心座无虚席,不少观众不惜请假,跨省观赛。一位北仑老球迷感慨道:“看马龙打球,就像看自家孩子回家比赛,心里特别亲切。”这种情感纽带,早已超越比赛胜负,融入了宁波的城市文化。
赛事经济与文旅经济的
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全运会资格赛在宁波的火爆,充分印证了宁波“赛事之城”的美誉。这场盛会的成功,得益于“明星效应 + 群众基础 + 赛事运营”的协同作用。马龙、王楚钦、林高远等顶尖选手的参赛,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性与观赏性,吸引大量球迷观赛。宁波全年不间断举办的各类业余赛事,从社区乒乓球赛到青少年培训,培育了庞大的球迷群体。宁波奥体中心凭借先进设施和专业的赛事组织,为观众带来优质的观赛体验。
宁波奥体中心15000个观众席座无虚席,团体赛门票一经推出便售罄。比赛期间,从3月20日到26日,承办方门票收入可观。专业人士指出,若为商业赛事,通过提前拉赞助冠名等方式,收益将更为可观。
赛事热度不断攀升,从“观看一场赛”到“玩遍一座城”,观众因赛而来,不仅推动了赛事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文旅经济的振兴。赛事期间,宁波奥体中心附近酒店入住率上涨了四成,餐饮营业额环比提升三成。社交媒体上,热心网友纷纷分享“全运会乒乓球资格赛观赛订房指南”,“宁波乒乓热”话题在抖音上的播放量破亿,小红书上的赛事攻略收藏量超10万+。
在文旅专业人士看来:“这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城市IP的胜利。当观众从‘看一场赛’转向‘玩一座城’,赛事经济与文旅经济的叠加效应将持续释放。”
宁波的目标不止于此,通过引进国际赛事、强化青少年培训等举措,构建完整的“体育生态圈”,让体育赛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马龙笑谈第十五届全运会是“最后一届全运会”时,宁波已做好迎接下一个十年的准备,2025年羽毛球亚锦赛的剑已上弦,世界男排联赛总决赛、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宁波网球公开赛等大赛蓄势待发,这座“赛事之城”正迈向新的里程碑。
记者 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