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归尘,土归土,化作春泥更护花。”
3月30日上午,宁波鄞州区双峰山溪畔的省级树葬示范区内,一场庄重而温情的生命告别仪式正悄然进行。24位树葬先行者长眠于桂树之下,以质朴的方式回归自然。
自2018年至今,同泰嘉陵纪念园已迎来207位“绿色先行者”。他们中,有坚守平凡岗位的奉献者,也有心怀故土的游子,最终选择以桂花树为永恒的归宿。
活动现场,家属与志愿者轻轻系上黄丝带、撒下花瓣。装载着逝者骨灰的盒子,被深埋于可降解材料中,只需三四年,便会与泥土彻底相融,化作养分滋养树木生长。活动临近尾声,家属们将鲜花轻轻放置在树葬主纪念墙前,而后深深鞠躬。
名字刻在纪念墙上,思念便有了归处。
“选择树葬,既是为环保出力,也是完成家兄回归山水的心愿。”家属代表叶建芳分享的肺腑之言,道出许多选择树葬家庭的心声——简化仪式、回归自然,既是对逝者遗愿的尊重,亦是对土地与生态的守护。“家兄一生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生前就一再告诫我们,百年之后,不留骨灰,不要坟头,不立墓碑;实行树葬,洁净大地,还绿青山。”
7年间,树葬从“鲜有人问津”到“累计超200户参与”,背后是政策引导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推动。
同泰嘉陵陵园董事长沙力坦言:“传统殡葬观念依然深刻,但生态葬的环保价值与惠民属性正逐步被接受。”园区运营15年来,累计安葬的5000余户家庭中,近1500户选择了生态葬,占比达30%。
为降低生态葬门槛,鄞州区民政局与同泰嘉陵还推出了免费树葬等公益项目,并创新开发草坪葬、花坛葬、海葬纪念碑等多元节地形式。示范区内,靠近山道的狭长空间被巧妙利用,艺术化的小型墓碑与绿植相得益彰,既保留祭祀功能,又融入宁波本土文化特色。
古典乐声婉转、千纸鹤随风轻扬。鄞州区树葬示范点用7年时光,见证了殡葬改革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未来,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将继续以绿意为纽带,让生命的故事在青山碧水间绵延。
记者 林微微
实习生 章渝婷 通讯员 朱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