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甬产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获批上市

破解国外液氦供应“卡脖子”问题,诊断功能也更强

本报讯(记者 孙美星) 记者昨日从宁波市第二医院获悉,该院参与研发的全球首台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可正式上市。该设备不但破解了进口液氦供应对我国磁共振设备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更突破性地实现让患者站着接受检查,极大拓展了临床用途。

磁共振检查能发现隐藏在患者身体里的微小病灶,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好帮手。然而,传统的磁共振设备需要大量液氦来维持运行,液氦成本高昂,还需定期补充,加之我国液氦自给率不足10%,进口液氦对我国磁共振设备造成的“卡脖子”问题由来已久。此外,传统磁共振设备因为有液氦的存在,安装场景受限,设备不能移动、旋转,患者只能以卧姿接受检查。因此,少液氦甚至是无液氦成了磁共振设备的研发方向。

为了破解这一行业痛点,2015年起,宁波市第二医院携手位于宁波余姚的鑫高益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组建研发团队,开启长达10年的技术攻坚。据宁波市第二医院影像学科带头人郑建军介绍,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该团队最终用直接传导制冷的方式替代了液氦冷却,成功打造出全球首台100%无液氦且可旋转的磁共振设备。

无需液氦,使得这款新型磁共振设备与传统磁共振设备相比,更轻、更灵活、更安全,患者可以站着或采用倾斜体位接受检查。“站立位影像检查更加贴近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在做脑功能成像、盆底结构、脊柱状态、关节功能等检查时,能提供更真实、全面的影像信息。”郑建军介绍,这台设备自去年6月投入临床试验以来,已完成800余例患者的多体位扫描。临床实践证明,其影像检查精准度不输于进口同级别设备,而且功能更强大。目前,研发团队已利用该设备开展了青少年脊柱侧弯、女性盆底疾病等多项临床研究。

“磁共振设备堪称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这台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获批上市,是产学医协同创新的成果,更为未来车载、舰载等可移动磁共振设备的部署开辟了新路径。”中国体视学学会磁共振成像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成波教授说,国产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不但破解了进口液氦的“卡脖子”问题,还将有力推动磁共振设备的普及,造福更多患者。

2025-03-27 破解国外液氦供应“卡脖子”问题,诊断功能也更强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5717.html 1 3 全球首台!甬产多体位无液氦磁共振设备获批上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