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为何扎根东海小城?

宁海“栽梧筑巢”,汇聚四海英才

活动现场。

阿提拉

裴东良

胡阳

兴城之“钥”,唯在人才。

3月26日上午,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宁海县政府新闻办、宁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宁海县科创集团、桥头胡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的“才聚甬城兴·今天我发布”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专场发布活动在宁海县桥头胡街道眠牛山公园举行。

来自荷兰的外籍友人阿提拉·梵·海尔、扎根宁波22年的创业者裴东良、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主理人胡阳三位发布人,向全球展示了一座小城如何以“栽梧筑巢”的诚意,打造汇聚四海英才的“国际人才港湾”。

欧洲小伙在宁海

造了个“联合国社区”

“我曾游历数十个国家,但宁海的包容让我选择扎根于此。”来自荷兰的阿提拉·梵·海尔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开场。这位足迹遍布世界的外籍友人,因中国留学生胡阳讲述的“徐霞客故事”与宁海结缘。

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社群。去年,阿提拉·梵·海尔亲历了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从荒芜到繁荣的蜕变:国际化景观、双语标识、定期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这座小城的“类海外”环境日益完善。平日里,中国传统文化沙龙、特色市集、国际文化赛事等活动不断,墨西哥Taco、手冲咖啡与宁海传统美食同台亮相,音乐节、舞蹈表演轮番登场,这里俨然成了宁海的“国际文化会客厅”。

作为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成员,阿提拉的角色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他不仅为新来外籍人士开设中文课程,更通过游记和短视频记录宁海的山水人文。“徐霞客从这里出发探索世界,而我希望让世界看见宁海,把宁海的国际化名片传播到五湖四海。”如今,眠牛山社区的外籍人才已自发形成互助网络,用阿提拉的话说:“这里不是暂居地,而是让四海人才扬帆起航的港湾。”

34.5岁的“科创天团”炼成记

“樱花花期虽短,但创新的春天永驻!”宁波考比锐特智能科技董事长裴东良以樱花为喻,道出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深意。他展示的“人才成长树状图”显示:企业团队中博士占比从2015年的5%跃升至28%,海外归国人才占比达15%,平均年龄34.5岁。这背后,是宁海政府打造的“乔木灌木共生”生态——针对高端人才提供科研资助,面向青年人才则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22年前从北方南下的他,亲历了宁海从“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到“制造业纾困政策”的暖心护航。在产业协同方面,宁海独创的“链式人才服务”成效显著。通过整合30余家本地企业与清华、浙大等高校资源,已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创新闭环。裴东良团队研发的柔性生产线技术,正是这种模式下诞生的成果,不仅攻克国际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还为企业带来年均1.2亿元的产值增长。

更让他自豪的是,团队中两位不到40岁的工程师获得了“宁波领军人才”称号,企业入选了“宁波市党外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工作室”、获得了省级信息工程服务机构、数字孪生团队成功为国际汽车巨头制作动画模拟仿真模板……也正是这种搭台铺路式服务,让企业从“小县城招人难”的困境中突围。他引用改编诗句作结:“既已筑巢东海畔,此心安处是吾乡!”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饺子与麦饼的破圈力:

用“3C魔法”拴住全球人才的心

“吸引人才是马拉松,留住人才才是终极考验。”第三位发布人胡阳,有着一段难忘的留学经历。初到欧洲时,他深受语言与文化困扰,每天最有“社交感”的时刻便是结账时对收银员生硬地说“你好”“再见”。在他的观念里,淋过雨的人,更懂得怎样为他人撑伞。如今,胡阳已成为了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互帮互助群体的主理人。

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人才加入并扎根平台?作为“反向文化适应”的实践者,胡阳创立的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在宁海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万三城”基础上独创“3C融入法”来破解留才难题:读万卷书-语言课程(Course)解决沟通障碍、行万里路-文化体验(Culture)建立情感联结、送万家福-社群关怀(Community)创造归属感。冬至包饺子活动中,来自欧洲的大卫捏出“欧元饺”,宁海阿婆手把手教欧洲姑娘卷麦饼的场景,成为社交媒体的爆款内容。这个最初仅有数人的俱乐部,现已裂变为百余人的“国际朋友圈”。在现场,胡阳向全球发出邀约:“让我们以友谊为纽带,筑起人才与城市的命运共同体!”

“3C魔法”所传递的温情正在转化为生产力。俱乐部孵化的“宁海印象”国际传播矩阵,通过12种语言向全球发布文旅短视频,打造当地国际化名片。胡阳透露,俱乐部计划联合所在街道与相关部门,未来将为人才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常态化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送万家福”系列活动,促进国内外友人间的双向交流互动,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已成为桥头胡街道街区新名片。

宁海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人才既能实现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能触摸人间烟火的温暖。”据了解,随着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二期建设接近尾声,整个社区将新增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涵盖人才公寓、体育运动场馆及大型商超,周边“十分钟宜居圈”已然形成。未来,社区还将联动宁海经济开发区的光伏产业园、科技创新孵化园,全力打造 “职住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助力建设“正学创新之城”,吸引和培养更多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层次人才。

记者 滕华

实习生 章渝婷 文/摄

2025-03-27 宁海“栽梧筑巢”,汇聚四海英才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5715.html 1 3 全球人才为何扎根东海小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