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宁波人,很高兴在宁波跟大家分享我的金石书画缘。”
昨天下午,西泠印社副社长、宁波文艺大师童衍方以“金石有缘 怡养我心”为主题,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一楼报告厅开讲。
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他以个人收藏的金石书画作品为引,与宁波高校中外师生、书法篆刻界代表、市民代表分享了艺术学习与鉴赏要点,也讲述了他的“家乡情”“翰墨缘”,搭建起传统艺术与大众对话的桥梁。
本次活动是2025年度宁波市“文艺大师开课了”系列的第二场活动。
难忘师恩:让艺术生活化
童衍方,号晏方,1946年2月生于上海,宁海前童人。他工书法篆刻,亦擅写意花鸟,精鉴赏,好收藏,现为西泠印社副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海上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宁波是个积淀深厚、名家荟萃的地方。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马衡先生是宁波人,海派书法篆刻大师赵叔孺先生是宁波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先生也是宁波人。宁波天一阁珍藏了中国最早的石鼓文宋拓本,张燕昌、阮元等人的摹刻本源头都是天一阁本。从这一点上说,天一阁功莫大焉。”几句开场白,童衍方点明了家乡宁波的金石因缘。
他的分享从“先师情”开始。“我有三位老师,一位是与沪上文艺界人士多有交往的若瓢和尚。通过他的介绍,我得以拜在来楚生和唐云两位老师门下。”
童衍方的书画篆刻创作,得来楚生先生指授,鉴定收藏方面则由唐云先生传道解惑。通过欣赏唐云先生所藏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伊秉绶、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书画,童衍方渐渐懂得其中奥义,也反过来帮助了他的创作。
1982年,童衍方进入西泠印社,走上先贤制定的“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之路。1989年,90岁的沙孟海为《童衍方印存》的出版题字,说童衍方“得然犀室(来楚生)指授,走安吉(吴昌硕)高浑一路,既有守,又有为。”这件题字童衍方保存至今。
除了技艺上的指授,老师们还教给他很多生活方式和艺术观念。唐云先生作为著名的海派画家、收藏家,以收藏八把曼生壶著称于世,晚年以“八壶精舍”为斋名。“曼生壶在别人看来是古玩,唐先生就把它们当日用器,是用来喝茶的。”童衍方说,他自己就帮老师洗过好几次茶壶。“唐先生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要让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把审美融入日常才是真正的艺术。”
他提及,唐云先生还曾收藏晚清玉成窑赧翁铭柱础壶、钟式壶等十余件玉成窑文人紫砂传世古器,“玉成窑是对曼生壶的发展,也是宁波本地的文化名片,值得被进一步打造,推动发展。”
古欢怡情:收藏反哺于创作
现场,童衍方还展示了他个人收藏的部分金石书画精品——
董其昌的纸本山水画,上有知名鉴定家沈剑知题字;浙派篆刻开山鼻祖丁敬的隶书,存世并不多;金农的一封信札,书写对象、时间、事件、印鉴俱全;伊秉绶的隶书,提按的轻重缓急,欹侧章法,尽显大家风范;“西泠八家”之一奚冈所绘《龙泓涧图》,“龙泓涧”即杭州龙井所在地;还有赵之谦的两副对联,上有书画家、实业家王一亭题签……
童衍方边展示边分析其中精妙,表示“真正的大家,一是能学得透,二是能创新”。
他还收藏了不少金石拓片,如散氏盘拓片石印本的初本,上有翁方纲、张廷济、龚自珍等人题跋,以及虢叔旅钟的铭文拓片等。童衍方说,他手上有金文拓片近80件,多含名家题跋,近期计划将其整理出版。
他也分享了一些收藏时的趣事,建议大家在刻印写字之外多看书,多看文献。他举例说,他本人曾在师友推荐下,关注过一册《悲盦铭志集存》,其中收集了多位金石名家所藏赵之谦文房清玩的铭书,有砖砚、印矩、臂搁、鼻烟碟拓片二十余件,其中有几件鼻烟碟下落不明。2003年左右,童衍方在《新民晚报》上连载“艺苑清赏”文章,有一期讲到吴昌硕的鼻烟碟,次日有读者跟他联系,说手上有赵之谦的鼻烟碟,童衍方很快与其约见,果真是《悲盦铭志集存》中失落的那两件,堪称妙缘。
回忆收藏之路,童衍方表示,收藏是他的爱好,也有时代的机缘,因为收藏而掌握的“妙门”,反过来对他的书画篆刻创作大有助益。
现场答疑:全身心学习传统
分享中,童衍方还提到,当前书画篆刻艺术空前繁荣,创作思路之活跃,亘古未有,“对艺术多样性的尊重,至关重要”。同时,金石书画、印章、印谱、文房雅玩中的传统经典,依然是学习者当积极汲取的养分之源,在研究、传承的基础上,才有创造。
“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家进步的不二法门。植根传统,勇于创新,不懈地研习书画篆刻,兼及诗文学术,我的各类作品亦由此而生。老老实实,精益求精,是我一辈子要努力的。”童衍方说。
在回答青年读者“从哪入手”的提问时,童衍方建议:“凭直觉,走到书店,对哪种碑帖最感兴趣,就从哪里入手,一旦认定,不要轻易放弃,这样就能进去了;第二,要有个朋友圈,大家一起切磋,一起鼓励,一起进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他说,现今短消息充斥的世界五彩斑斓,很多内容大家可能听过就忘,而书面的东西,不同的时间去读,感受都不一样。“我们要全身心地去学习传统,我自己就从中得到了最好的滋养。尽管到这个岁数,每天都还在学习,几天不学,心里会失落。”
当被问及“字画收藏保存有何注意事项”时,他表示,现在的收藏条件比古人好得多,个人收藏不用像博物馆那样达到严格的恒温恒湿,但自己在翻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粗手粗脚,夏天有手汗的时候更要注意。
“最好能认识几个朋友,有小问题就及时处理掉,如果有破的东西能在你手里把它补好,就更好了。中国书画所用纸张本身都很好,只要你对它好,字画就会给你好颜色看。”童衍方笑说。
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