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点灯人”

朋友圈里110条信息 见证25年

李永军(左一)与同事夜里乘船上岛为养殖户解困后和大家告别。

李永军经常上门为老人服务。

冒雨抢修。

南田岛,宁波最南端的岛屿,曾是地图上被潮水反复冲刷的“末梢”。

50岁的国网象山县供电公司鹤浦供电所所长李永军,用25年的坚守拓出一条比海更深的足迹——

与台风竞速、同寒潮争锋,16个除夕夜的值守,照亮万家团圆;

为抢修养殖户的“生命线”,他披星戴月乘船破浪,让电线如血管般在滩涂间搏动生机;

翻山查勘时,被毒虫叮咬致脑膜炎时,仍惦记着村里的线路;

他曾婉拒调任选择留下,当妻儿返城踏上求学路,他把思念埋进海风,待儿子升学后更是动员妻子重返海岛服务社区;

作为市人大代表,他曾建言加快交通和零碳产业园建设,眼见梦想逐步变成现实,他指着海岛居民笑弯的眼眸说:“这才是海岛最美的风景……”

整整25年,他微信朋友圈里少得可怜的110条信息,如星火闪烁,悄然拼出滚烫诺言:此生许海岛,光明系初心。

朋友圈4条信息背后的“突围战”

在李永军的朋友圈里,记者发现他曾罕见地连发4条信息,时间是2019年6月30日下午。

15:04,他通知大家,高塘岛乡乌龟山上铁塔雷击受损严重,已组织抢修,高塘岛乡将停电,希望大家配合。

17:54,他发布信息称,铁塔抢修结束,已送电。

19:48,意外又起,珠门支线17号电杆瓷瓶被雷击破,“马上组织抢修,稍等”。

21:03分,珠门支最后一根电杆瓷瓶同样被雷击,“但愿这是最后一处故障了,让兄弟们回来吃上口热饭”。

李永军回忆,那天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岛上风雨很大,雷电交加。李永军和同事们裹着湿透的工作服,在泥泞中攀爬铁塔、更换设备。

那时,电网自动化程度还不高,他们打着手电筒一寸寸排查线路;狂风掀翻雨披,暴雨像豆子般砸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

抢修工作结束已接近晚上10点,这群“泥人”才蹲在屋檐下,扒拉几口早已冰凉的晚餐。

早些年,每逢恶劣天气,岛上的电路就会面临险情,李永军等人已习以为常,更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这里的电网就像海岛的‘神经末梢’。”李永军摩挲着满是老茧的手掌解释,鹤浦、高塘岛两个乡镇,44个村、2.1万户人家的光明,就系于那些穿越山岭海岸的电线,“保障供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最大的民生。”

25年里,李永军参与过的台风过境电路抢修不下60次,尤其是2012年夏天的那次抢修,更是让他记忆犹新。

那年8月8日凌晨,台风“海葵”登陆鹤浦,35千伏南田变电所彻底瘫痪,279根电线杆拦腰折断,整座岛屿坠入黑暗。

“水漫到胸口,我们就手挽手蹚过去!”白天,抢修队顶着狂风在洪流中固定电线杆;深夜,应急灯的微光下,沾满泥浆的图纸铺在膝盖上,就着矿泉水啃冷馒头成了“标配餐”。

直到第三天傍晚,最后一座村落的电闸合上通电。而李永军回家时,9岁的儿子盯着这个浑身结满泥壳的人,迟疑着不敢喊“爸爸”。

微信头像里永不熄灭的灯

李永军是土生土长的鹤浦镇樊岙村人,他的微信头像是自家小院门前的一盏明灯。这盏灯照亮黑夜,方便路人,是他25年坚守的意义。

2013年,妻子陪儿子进城读书,单位本欲调李永军进城照顾家庭,他却选择留下。

“我手机里存着数千个村民的电话,他们有事就找我。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李永军说。

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他成了海岛居民的“电保姆”。

有一年夏夜,花岙岛养殖户给他打来紧急求助电话——因电路发生故障,制氧机无法给3000亩虾蟹塘供氧,价值近亿元的产业“危在旦夕”。

彼时渡轮已停航,李永军带着同事冒险乘渔船登岛。外线无碍,内线本非李永军职责所在,但眼见养殖户急得团团转,他带着大家逐个排查故障点,最后发现是运输车扯断了自备线路。

返航时,30余个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在岸边织成星河,照亮了归途,也照亮了民心。

养殖户的焦虑让李永军意识到,抢修只是治标。

他翻资料、走渔村,建立了1300多个养殖户的用电档案,发放服务卡,组建了3个微信群。村民遇难题,在群里“喊一声”即有响应。他还积极参与开发《养殖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并获得第22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同时,他与宁波大学联手研发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智能分析控制增氧设备,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就能管理海塘,降低了养殖风险。

如果说李永军是一棵树,那一位位村民的情义就像土地里的根脉,温暖着他、滋养着他,让他永远眷恋着这片土地。

25年间,李永军的“根”越扎越深,深到令人心痛,像极了他微信头像里那盏孤独的灯——

2017年他的母亲因肺癌离世时,他因工作未能见最后一面,成了他心里永远过不去的坎;

2018年,在花岙岛勘测线路时,他被毒虫咬伤导致全身发冷,低烧不断,头部不能转动,后来经骨髓穿刺才确诊是脑膜炎,差点生活不能自理,住院20多天才脱离险境;

2019年,儿子升学后,他随即动员妻子回到海岛服务社区……

电力人的梦想与骄傲

对这片海岛,李永军爱得深沉。

南田岛9个渔村码头曾因路灯损毁严重,给夜归渔民带来安全隐患。

后来,李永军发起组建海岛义工大队,带领志愿者修复100余盏码头路灯,为老旧居民区1003个黑楼道重焕光明。

“现在出海回来,远远望见码头的灯光,心里就踏实了。”渔民陈师傅感慨道。

在鹤浦镇谷桶村,花季女孩小玲说:“李爸爸比星星还亮。”

2018年,李永军在义工活动中结识这个父母双亡的女孩后,默默承担了她的学费、生活费。

在他写得满满的36本工作笔记里,专门有一个篇幅是“小玲成长计划”,记录着小玲学习上的困难和生活中的小愿望。逢年过节和开学之际,李永军总会抽出时间去谷桶村,看望小玲和她的爷爷奶奶。2023年,小玲考入宁波建设工程学校。

李永军朋友圈里,曾发过一首诗:“鹤浦高塘一线牵,营商环境大改善。经济振兴电助力,海岛腾飞在眼前。”

这是属于电力人的梦想与骄傲。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李永军依旧值守一线,这是他值守的第16个除夕夜。

和7年前除夕夜出门抢修17次相比,现在的电网稳定了许多,李永军难掩自豪。

25年间,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这个海岛争取到的电网改造资金超亿元,配变容量增长2.5倍。

尤其是当挪威三文鱼养殖基地选择落户高塘岛乡时,投资方的一句“这里的电力比北欧更可靠”,让他觉得所有艰辛都值了。

作为宁波市人大代表,李永军在各方碰到难题时都主动请缨,利用他扎根基层20多年形成的群众基础,顺利完成“长大涂光伏”和“海上风电”两个项目的政策处理。他提出的《加快建设石鹤海底隧道》《打造南田岛国家级零碳产业园》等建议也逐步变成现实。清洁能源项目稳步落地,省级新能源岛建设正焕发勃勃生机。仅2024年,鹤浦镇就新增餐饮民宿超200家。

目前,石鹤海底隧道正抓紧建设。通车后,石浦到鹤浦的行车时间将从50分钟缩短至5分钟。

虽然李永军的朋友圈依然停留在去年,但他奔忙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

正如他当年出院时在朋友圈的深情留言:“最(想)见鹤浦,最(想)见高塘,一如既往!”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张松艳

2025-03-21 海岛“点灯人”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5032.html 1 3 朋友圈里110条信息 见证25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