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谁是渔者,谁是鱼?

垂钓者佚事

初春的一个午后,我到江边散步。江岸柳树成荫,江面波光粼粼。柳树下有五六位垂钓者,都在忙着自己的活儿。有的在挂鱼饵,有的在插鱼竿,有的静静地端坐着,注视着浮漂的动静,相互之间很少有语言上的交流,周围显得很是安静。

我走过去,稍作停留。此时,我真希望看到有鱼儿上钩,但作为一个看客闯入垂钓者的领地,又怕惊动他们。我不懂钓鱼之道,只是觉得好奇,便走近一位年长的垂钓者,微笑着问:“老哥,有收获吗?”他轻轻地回我话:“没有。”看他能答理我,我便继续真诚又怯生生地问:“您把钓抛到江的中间,这有什么讲究?”“春钓滩,夏钓潭。”他耐心给我解释:春天要把钓抛到江边浮草下面,鲫鱼正好在那边产籽,夏天午时把钓抛到深水处,鲫鱼正好在那里觅食。

我静静地观察了半个时辰,不见有人钓上鱼来,有点耐不住了,欲转身离去,却听老哥安然自得地说:“神仙难钓午时鱼,这个季节和天气的午后,水域溶氧量低,鱼的活性和觅食积极性差,鱼相对难钓。”看来,钓鱼还真有不少学问。而我纳闷:这钓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趣与兴致,一坐便是一天,我怕是坐不住的。

我不爱钓鱼,也不会钓鱼,但小时候也钓过鱼。那时候鱼竿都是自己制作的,在自家的竹园里砍一根竹子,用柴刀削去竹梢,找来鹅毛管剪成几小段作浮漂,用缝被子的针放在煤油灯上煨红,把它弄弯便成了鱼钩,再用鞋底线把浮漂和鱼钩穿上,另一端接在鱼竿上栓住系紧,鱼竿就做成了。然后,拿面粉合成面或者在石头底下找来蚯蚓作为鱼饵。

约上小伙伴,站在桥上开始钓鱼。先在河中投入一把米,再将鱼钩抛入河中,浮漂一半漂在水面上,一半沉在河水中。然后便手持钓竿,眼盯浮漂,心中有鱼,静静地坐着、看着、想着、守着……不知过了多久,水面上一群白条鱼朝桥下游过来,心想此刻有个长柄网兜多好,可以出其不意、一网打尽。正当浮想之际,忽然发现浮漂下沉了,赶紧向上一拉,钓钩出水,不见鱼影,鱼饵却没有了。扫兴之极,旁边的小伙伴却钓上来一条三四量重的鲫鱼。

我换了一个位置再钓,就是不见浮漂的动静,而小伙伴时不时钓上来几条鲫鱼。我没有了耐心,甩竿不钓了。儿时钓鱼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阴霾,直至成年以后,对钓鱼失去了兴趣。

邻家小弟,酷爱钓鱼。几乎一有闲就往池塘边、江边跑,甚至开车跑到很远的地方去钓鱼。太阳将人晒得黑黝黝的,脖子和胳膊上褪了一层皮,也挡不住他钓鱼的脚步。每每与之聊起钓鱼,那便是关不住的闸门——滔滔不绝。如何选地方,怎么弄鱼饵,怎么打窝等等,说得头头是道 ,引得我也想“再度出山”。

他说坐在河边,脱了鞋袜,裸足踩在河边青草上,触觉与心情妙不可言。一边看水上,一边看远方,空气清新,钓鱼观景,春天看百花盛开,夏天看草木葱茏,秋天看硕果累累,冬天看白雪皑皑,四季的风景全收眼底。

钓鱼钓鱼,有时候钓的不是鱼,钓的只是一份心情,一份寂寞,一份时光。

小弟还说,钓鱼最快乐的是在提竿出水露鱼的那一刻,在忍耐寂寞、等待、期盼、甚至失望之后那一瞬间成功的兴奋和喜悦。

我想,也这正如人生,收获只是一瞬间的快乐,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和耕耘,所以把过程变得有趣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大学同学,退休后热衷于海钓。他说钓过野钓的人,不喜欢在养鱼塘钓;钓过海钓的人,则不喜欢淡水钓,因为海钓不但比淡水钓刺激,而且更讲究胆量、技巧和时点。

海钓最有魅力的莫过于矶钓了。所谓矶钓,是指在突出水面的岩石或礁石上垂钓。在那些人迹罕至的矶、礁周围,水下峰峦叠嶂,往往会伴生着极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成为海洋中各种迴游性鱼类索饵产卵的必经之路,鱼类资源非常丰富。矶钓的钓技千变万化,不是一二次能学会的,需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所以充满着奥妙探索的色彩,是垂钓冒险家的乐园。同学给我讲过一次矶钓惊心动魄的经历。

那一次,一帮矶钓爱好者,乘着小船从海岸边出发,行程一两个小时,途中遇到大浪袭来,小船顺势一漾,然后船身往下砸,船每一次被浪托起,他的心就会揪得紧紧的,生怕小船在空中侧翻。最担心的是登礁。礁石旁的风浪比海中间大,每一次惊涛拍岸,小舟就会前后左右乱晃。船家一次次试着将船头抵住礁石,因为浪很大,要折腾好长时间。背着四五十斤重的渔包,从晃动厉害的甲板上站起来跨上礁石,也是险象环生。

上礁后,准备好渔具,选一个钓位。背靠岩石,头顶蓝天,面对大海,手握五米长竿,心情是何等愉悦!但大海变幻莫测,刚才还风平浪静,突然一个四五米高的巨浪打来,赶紧扔掉鱼竿,双手拼命抱住岩壁缝,等一阵劈头盖脸、昏天黑地的巨浪退后,一双手已被贝壳弄得鲜血淋漓,但暗暗庆幸保住了性命。每年矶钓总有人应对不及葬身大海,想想都后怕。

礁上钓了两天,一直没有多少收获,准备起身返程时,换了一个钓位试试,真是意外的惊喜,碰到鱼群了,不停地提竿、收线、抄网,没有多少功夫,就钓了四十多斤黑鲷鱼,最大的一条约有三斤重。于是,起身收竿,满载而归。

同学说,大海不是平静如镜的池塘,也不是流水叮咚的溪滩。大海就是大海,它有一条永不停息的脉搏,有一腔奔流不息的热血。唯有颠簸和沉浸于其中,才能感觉到它强大的活力和无穷魅力。

邻家小弟曾给我讲过钓鱼的人生哲学,他说,鱼浮一上一下,正像人生起起落落。钓鱼的秘诀在于心静,垂钓者心里想着鱼,但表面上要不动声色,不急不躁。当你想着送来的是美味佳肴,而不是糖衣炮弹时,那鱼就上钩了。垂钓者钓上鱼的一刹那,真是惊喜无比,无论那鱼怎样挣扎,都逃脱不了垂钓者的手腕。钓鱼,其实藏着某种人生的玄机,每个人都是垂钓者,每个人也可能变成别人鱼钩上的鱼。

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江湖里起落沉浮,谁是渔者,谁是鱼?是人钓鱼,还是鱼钓人,又有谁能分得清?

没有真正钓过鱼的人,是无法体会一个垂钓者的心性与境界的。我就是这样的人,外行说行内之事,班门弄斧了。

2025-03-07 □陈建苗 谁是渔者,谁是鱼?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2439.html 1 3 垂钓者佚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