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石会传奇》校注本:宁波文化瑰宝的传承与推广

□友燕玲

十年前,我在张萍老师赠予的《宁波历代文选(戏曲卷)》中初识传奇《云石会》。作为一本节选宁波历代戏曲家作品的辑录,该书收录了《云石会》第二出《别石》和第十六出《魂啼》。《别石》一出道明了奇石与主人公的深厚情缘,《魂啼》则是《云石会传奇》故事情节转折的重要关目。作为辑录,受限于篇幅,《宁波历代文选(曲卷)》无法展示整本《云石会传奇》的故事,但这两出戏足以让读者领略这部传奇的风采。

如今,由天一阁·月湖景区管理办公室组织编撰了《云石会传奇校注》(以下简称“校注本”),不仅是对这部宁波城市文化传奇的再现,更是以“校注本”这一易于大众接受的形式,推广和传播独属于宁波的这一人文故事。传统戏曲在当代越来越小众,宁波昆亦较早失传,因此将这部由宁波当地文人写作的传奇剧本整理挖掘出来,对研究昆腔在宁波也具有重要意义。“校注本”的出版填补了宁波戏曲发展史和古代文学史的空白,为明末清初的戏曲、文学及名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称宁波文学界和戏剧界的一大盛事!亦体现出天一阁·月湖景区管理办公室对于月湖文化、戏曲文化,乃至宁波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担当!

首先,“校注本”的出版是对《云石会传奇》这部遗民时期戏曲作品的有力宣传和推广。《云石会传奇》作为明清之际文人创作的戏曲作品,仅以清康熙刻本流传至今,并被收录于涵盖元代至清末六百多年间一千一百九十三种传奇、杂剧、宫廷大戏的《古本戏曲丛刊》中。该剧虽在创作完成后便由伶人排练、演出,但并未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云石会传奇》戏剧性相对较弱。再看《云石会传奇》的故事本身,其情节突破了“十部传奇九相思”的传统模式,全本三十六出,情节曲折离奇,于“相思”始,转为“公案”,最终以“度脱”收场。在选材上,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不太容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即便按照今天评判一部好戏的标准来看,《云石会》在结构安排上也缺乏目标同一性。从高潮看统一,主要人物的行动目标、具体行为与戏剧结果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但在剧情推进过程中,一方面作者为了表达情怀和主题,展开了奇思妙想,赋予了全剧浓郁的神话色彩;另一方面包燮本工诗词,文学功底深厚,行文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词采典丽,格律严谨。因此,《云石会》虽不适合上演,却是一部可供案头欣赏的昆曲佳作。“校注本”的出版发行,也将这部作品从历史中挖掘出来,列于学者文人的阅读书目中,为热爱宁波的文化人、热爱戏曲的宁波人提供了了解宁波文化、宁波戏曲的珍贵资料。

其次,“校注本”挖掘了清初难得的文史资料。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的生平史料往往因战乱、社会动荡等原因被淹没或遗失。明清易代之际诗人的生平资料,尤其是那些未有科名与仕宦经历的诗人群体的史料,通常是在大量的地方志、诗文集和序跋等间接资料中寻找而得。包燮作为清初的遗民作家,其生平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极为稀少,学界研究也相对较少。1997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浙江卷)戏曲人物小传中并未收录包燮其人。同时期的戏曲文献如《明清传奇综录》《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提及包燮的内容也仅有其名、字号、籍贯及《云石会》的简要介绍,其生卒年亦不详。在《宁波历代文选·戏曲卷》中,也只有《云石会》传奇的两折。“校注本”不仅整理了全本,更是将与《云石会传奇》、云石相关传说和诗文,以及包燮的生平资料和诗词汇编在一起,为后人研究易代文人、研究包燮和《云石会传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再次,此版“校注”是建立在戏曲普及推广的理念之上的。与其他古代戏曲作品的校注本相比,“校注本”中有很多关于戏曲专有名词的解释,比如对戏曲脚色名、戏曲音乐名词、戏曲术语等都有详细的注释。这体现了月湖区管委会和张萍老师对于传统戏曲传播推广的深刻实践,他们不仅希望通过“校注本”让更多人读到、读懂《云石会传奇》,更希望通过读者在阅读《云石会传奇》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这也是《<云石会传奇>校注》的独特之处和匠心所在。

最后,我想谈一点关于《云石会传奇》衍生推广的想法。《云石会传奇》是一部展现宁波清初文化状态和文人心态的传奇,虽是昆曲剧本,但舞台性不强。若要将其搬上舞台,按照原本用昆曲演绎,一方面可能会走上当前大部分新编剧目创作的模式,演完即压箱底,传承性不高;另一方面,宁波没有昆曲剧团,演出势必会面临诸多阻碍。鉴于这个剧本相对来说抒情性略弱而叙事性强的特点,若要保留原本的故事情节,建议用曲艺的形式进行编演;若要用戏曲来演绎,则需要在考虑现代观众接受心理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有必要在情节上作调整、细化和延展。

●《云石会传奇》故事简介

‌《云石会传奇》是清初围绕宁波月湖边的奇石“云石”创作的一部戏曲。这块石头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传说而闻名,每当阴雨天,石上会有云气缭绕,故得名“云石”‌。

其主要讲述了宋代佛化哑女传说和明代公案题材的故事。故事中,落魄才子杜言与才女影云因续诗被疑偷情而成冤案,最终在维卫佛的点拨下情归空幻,升华了明州的文化底蕴‌。这部作品融入了大量的宁波人文典故、景观风物和社会百态。

《云石会传奇》的创作还与300多年前的一件文化盛事密切相关。清初官员乔钵亲自访寻云石,并召集文人雅集赋诗,为云石洗石筑亭,这一事件成为宁波文化史上的一桩盛事‌。

2025-03-06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2129.html 1 3 《云石会传奇》校注本:宁波文化瑰宝的传承与推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