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法律服务团为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按下加速键

近日,一场加装电梯听证会在镇海海港社区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听证会的听证员以宁波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法律服务团成员为主,这种公开、公平的方式让在场业主们很安心。整个听证会平稳有序,同意加装电梯的业主与持反对意见的业主摒弃唇枪舌剑,以理性的态度陈述观点,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法律服务团现场见证、精准归纳,有力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这仅是“法律服务团”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助力加装电梯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该团队凭借专业法律水准,为我市加装电梯项目按下了“加速键”。

听证会有序进行,双方业主“坦诚对话”

本次听证会的听证员共5名。其中,除两名加装电梯技术专家外,其余三名皆为法律服务团成员,包括团长胡志明律师,副团长俞建伟律师,以及公职律师团成员郑婧。律师廖愉山担任记录人。

听证会前,听证员及相关人员先行深入争议加装电梯的住宅小区实地考察。

听证会现场,记录员宣布听证纪律,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并告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大家坦诚交流,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提供相关的证据。听证会平稳有序地进行,双方业主“开诚布公”,提出个人意见以及背后缘由。此次涉及加装电梯的住宅单元共10户业主,7户同意,3户反对。反对加梯的3户业主忧心加装电梯会给房屋带来安全、采光、噪声及房价等负面影响。同意方则表达强烈“加梯”意愿,认为加梯能带来出行便利,尤其是对年老业主,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他们希望在保障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各方顾全大局,考虑多数业主利益。

业主间要相互体谅,协商合理赔偿金额

听证员集体评议后,发表意见:多数认为可加装电梯,但务必以确保房屋安全为前提。因此,评议团建议,在审批前务必先进行房屋安全评估,并且加梯方案要最大程度降低对低层住户的影响。同时,加梯方案需要先经过技术专家评审通过,之后双方业主方再协商经济补偿事宜。

副团长俞建伟律师进一步解释说,加装电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尤其是保证房屋的安全。例如,鉴定为危房的房屋,在解危前不能加装电梯;业主之间要相互体谅,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原则,妥善处理好相邻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邻里氛围。特别是对于高层住户中有高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情况,低层住户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加装电梯,以鼓励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对于加装电梯后可能给低层住户带来的不利影响,如通行、通风、采光等,建议其他住户给予低层住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双方可以协商一个相对合理的数额。

搭建透明沟通平台,化解加梯矛盾

宁波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专家库成员、服务团成员郭彦晨律师作为听证员,此前参加过多次加梯听证会,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听证会搭建了一个公开透明的沟通平台,让双方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也能得到充分尊重。通过召开听证会,让双方拿事实和证据说话,评议团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协调、平衡加梯双方的利益诉求,并作出相对公正的评判。”这不仅有利于推进符合条件的加梯工作有序开展,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化解双方在加梯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法律服务团深度参与,已助力30余场加梯活动

据了解,自2024年7月成立以来,这支由16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已经深入参与到宁波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承担着多方面重要职能。他们不仅开展加装电梯政策、流程培训会,还积极参与基层加装电梯调解、听证工作;并通过“加梯政策进社区”等形式开展基层宣传活动。此外,他们还总结基层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难点,及时提出相关的反馈建议。

服务团成员叶沛律师参加过多场加装电梯调解会。她认为通过调解化解矛盾是加装电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熟悉政策的调解员则是推进这项工作的主要力量。为了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调解能力和业务水平,法律服务团多次组织法律培训讲座,为住建、街道、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讲解加梯政策。同时,服务团还积极参与住建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在一些有加装电梯需求的社区设摊,送法律咨询服务上门。截至目前,服务团已经参与听证会、调解会、宣传活动等共计30余场。

成员俞乾文律师表示,对比全市加装电梯项目数量,法律服务团实际参与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他希望以后能进一步畅通中间信息传导渠道,让团队能够服务更多的加梯项目。

团长胡志明对服务团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能力与调解技能,为我市加装电梯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全力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加梯的便利。”

记者 殷欣欣

2025-02-28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1165.html 1 3 这支法律服务团为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按下加速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