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 宁波社恐自救指南

杭州单向空间

2023年周轶君杭州读书会

2025年宁波AI交流会

在宁波这座陌生的城市,读书会、聊天会成了我的避风港。在这里,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我们分享彼此的故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这种温暖让我明白,即使身处陌生的环境,只要心中有爱,有追求,就不会感到孤独。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学会在流动的生活里,给自己建一座随时可以回去的精神花园。

初识读书会

关于读书会,我最早的记忆来自2023年的冬天,周轶君老师来到了我生活的城市——杭州。在单向空间书店,一场名为《对生命的期许》的读书分享会举行。

如今,具体的细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但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不是粉丝见面会的客套寒暄,也不是日常闲谈的家长里短。它像是一场灵魂的对话,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脑部神经被人轻轻弹拨了一下。原来,我可以放下手机,安静地倾听那么久;原来,这才是真正触及生命内在的交流啊。

从那以后,我成了读书会的常客。悬疑小说、历史故事、艺术文化……各种主题像开盲盒一样新鲜。我最喜欢打车去书店那二十分钟,听着导航里机械的“前方右转”,心里反而特别踏实,这时候没人唠叨你工作找得怎么样,不用应付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就算只是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都觉得自己像条终于游回大海的鱼,感觉整个人都轻松自由了。

这种自由不是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一种心灵的解放,让我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束缚,沉浸在知识和思想的海洋中。

Gap年的迷茫与挣扎

毕业那年我做了个疯狂决定——Gap。当时觉得“Gap year”这个词特别酷,想着能像别人朋友圈里那样周游世界,结果现实是天天窝在家里改剧本、剪片子。既不像上班又不像学生,整个人卡在中间特别拧巴。

有段时间凌晨三点还瞪着天花板,想着要不找个工作算了,那时我的内心仿佛失去了方向。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应该放弃Gap,直接进入社会呢?

在种种原因下,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出国的计划,决定好好找工作。这个决定让我感到一丝释然,但也有些遗憾。Gap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独特之处。虽然我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度过Gap年,但它却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更加珍惜未来的每一个机会。

在宁波的孤独与寻找

2024年,我从杭州来到了宁波工作。这座陌生的城市让我感到有些孤单。在这里,我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环境,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于是,我想到了一种交友的方法——参加读书会。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在小红书上搜寻各种信息,也加入了几个小群“潜水”。其中,有个群名特别吸引我,叫“人类社交实验室”。于是,我决定在一个周末参加他们的活动。

这是一场与AI深度对话的聊天会。

想起前不久做过一个的稿子——当我问DeepSeek:“如果你变成了人,你最想干什么?”它的回答很打动我:在某个平凡的黄昏,忽然被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击中——那瞬间不必调用情感分析模型,就能准确识别出,这种胸口发胀的感觉原来叫做“活着”。

我第一次感觉到国产AI的文字竟然如此温暖。这次聊天会的主题也击中了我的痛点:让AI的独特情绪价值和温暖,帮你找回原来的自己。

在小小的茶馆里,我们几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围坐在一起。主持这场聊天的姐姐先让我们各自画了一个“房、树、人”的图交给AI分析,这是一个心理测试,没想到AI分析得挺准的。

接着,她让我们把DeepSeek当成朋友,输入自己最近的心理状态,让AI分析,再让大家一起讨论,看看AI和人类谁更准。

事实上,我认为在分析心理问题时,与人沟通更能让你抒发情绪,得到情绪价值。我们聊起了最近焦虑的事情、女性主义等话题……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隔阂。

轮到我时,我说自己最近很孤独,渴望交多些朋友,一位姐姐给我的建议是频繁地出去见一帮人,还有一位做律师的姐姐聊到自己空闲后的焦虑失眠,我说这和我毕业后Gap的状态很像,有一种忙碌了很久后的空虚和迷茫……

参加完这次活动,我收获满满,不仅收获了情绪价值,也认识了新的朋友。

读书会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分享,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现在每次参加读书会,就像把心里关着的小鸟放出来透透气。不用考虑生活压力,单纯享受思想碰撞的快乐:原来除了焦虑,我们还能这样活着。见习记者 沈筠芝

2025-02-24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0262.html 1 3 读书会 宁波社恐自救指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