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A股“宁波军团”中,柯力传感、中大力德等一批相关概念股暴涨。
最近,因“折叠机”而名噪一时的东睦股份(600114.SH),又被市场纳入机器人新材料“标的”,再次受到资本的追捧,股价连创新高。
截至2月21日收盘,东睦股份股价涨至23.66元/股。今年以来其股价涨幅已超过50%,而相较于一年前,股价已翻倍。
东睦股份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折叠机”新宠
东睦股份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宁波粉末冶金厂,2004年5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P&S(粉末冶金压制成形)+MIM(金属注射成形)+SMC(软磁复合材料)为一体的多元化粉末冶金平台型企业,是国内粉末冶金新材料行业龙头,已连续多年在国内粉末冶金行业中处于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三大新材料技术,是东睦股份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产品能广泛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5G通信等领域,提供高精度、高强度粉末冶金结构零部件和材料工艺综合解决方案。
而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富驰),正是东睦股份的核心资产。
近日,东睦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675万元,收购百川投资合伙企业持有的上海富驰0.5%股份。此次收购后,东睦股份持有上海富驰的股份比例将由63.75%提升至64.25%。
上海富驰成立于1999年,主营业务是运用金属注射成型技术生产小型、三维形状复杂的高性能结构零部件,提供高性价比的金属注射成型零件。
2020年2月,东睦股份以10.39亿元收购上海富驰75%的股权。此前,东睦股份还收购了处于亏损状态的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61%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并购后,上海富驰曾发生业绩“变脸”——2021年上半年由盈转亏4464.19万元,同比减少9000多万元。
面对业绩“变脸”和市场质疑,东睦股份却不以为然,称早在6年前,公司就关注研究MIM行业(金属注射成形)的最新趋势。
事实证明,东睦股份押对了宝。凭借上述两家企业,东睦股份快速切入MIM领域,并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MIM是生产折叠屏手机铰链的关键材料。随着华为开启“折叠机”时代,东睦股份相关业务业务加速增长。
目前,东睦股份已配备5条折叠机铰链模组生产线,发展模式实现从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转变。东睦股份预计,2024年MIM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超85%。
机器人“隐形标的”
众所周知,机器人身上不少零部件离不开新材料的赋能,尤其随着消费级机器人普及应用,产品趋于轻量化、智能化,以及满足抗击打、耐磨压等性能要求。
而机器人的这些产品性能,与东睦股份的产品属性高度契合。
P&S(粉末冶金压制成形)、MIM(金属注射成形)、SMC(软磁复合材料)等技术,在机器人零部件精密制造和材料成形方面便能大显身手。
其实,除了MIM,东睦股份在P&S、SMC领域也早有布局,并不断向新兴产业领域拓展——
2014年,通过收购浙江东睦科达涉足SMC领域;
2022年,通过收购和新设子公司德清鑫晨,深入布局SMC领域;
2023年以来,通过宁波东睦广泰收购深圳小象电动公司22%股权,探索P&S在电机、电控等方向应用,涉足轴向磁通电机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2024年,战略性布局钛合金MIM粉末原料技术,通过联营企业增资入股形式持有某公司5%股权,旨在为公司未来发展3D打印和金属注射成形技术赋能。
此外,东睦股份还通过宁波东睦广泰持有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主要从事固态电池电堆研发与工程化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P&S业务涉及当下火爆的“人形机器人”概念。P&S作为精密压铸技术的一种,可用于行星齿轮架、减速器等产品。
另据深圳小象电动发布,该公司高精度关节电机,应用于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
据了解,该产品是深圳小象电动专为小型机器人关节打造的轻量化大扭矩关节电机,其扭矩密度达到183Nm/kg的同时功率密度可达1.05kW/kg。
业内测算,一台人形机器人关节成本占制造成本的60%至70%,一个关节对应一个电机,例如一只手能用到20多个关节。
财报显示,2024上半年,东睦股份P&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6%,并在第二季度创下历史新高。
据最新业绩预告,2024年,东睦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80亿元至4.10亿元,同比增长92%至10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翻倍增长。
东睦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外拓市场、内挖潜力,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主营业务收入均创历史新高,预计超过50亿元。
随着业务向机器人、智能穿戴、新能源车等更多新兴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东睦股份的前景将不可估量。
记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