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导演的“专属版”《暗恋桃花源》开票;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话剧《断金》开票;王耀庆主演的交响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开票……
加上朱茵、罗家英联袂演绎的荒诞喜剧《驴得水》官宣,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太白金星有点烦》热卖、话剧《德龄与慈禧》开演在即,宁波舞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么,你最期待的演出是哪一部?
记者盘点了今年上半年宁波各大剧场已开票的主要剧目,供你挑选。
看清朝末年的传奇故事
老戏班规矩,年尾“封箱”。新一年开始,则会“开箱”。
上周,宁波各大剧院热热闹闹、争先恐后的“开票”推文,仿佛一场盛大的“开箱”仪式,打开了整个城市上半年的戏剧盲盒。
从开票的价位及重磅程度来说,宁波大剧院的“铁三角”话剧《断金》声势最浩大。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的搭配掀起许多人的怀旧情绪,有不少观众本着“带父母一起看”的心情果断“剁手”,为情怀买单。
影视剧中的老搭档携手演绎清朝末年三兄弟的故事,以及与《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邹静之联手,似乎是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据了解,年已六旬的三位主演将在舞台上分别演绎二十岁出头、而立之年、暮年三个不同阶段人生的戏码,如何把握年龄感,并呈现大段的人物独白,值得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断金》的演出时间是今年5月16日和17日。
据了解,目前,这两场演出580元以下的低价票已销售殆尽。
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则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选择,剧目类型较为丰富,排在首位的是本周即将开演的《德龄与慈禧》。
这是一部由剧作家何冀平与优秀班底打造的深宫传奇,讲述一位受西式教育长大的清朝宗室德龄郡主,回到宫中与慈禧、光绪相遇的故事。
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郡主,与隐隐渴望了解世界的深宫旧人,在时代的转型期相悖相惜,特定的时间地点,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充满隐喻。
2月21日、22日,该剧的宁波场将由江珊饰演慈禧、郎玲饰演德龄、肖宇梁饰演光绪,感兴趣的观众不要错过。
演出菜单花样纷繁
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近日官宣的剧目中,有不少好戏,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份。
影视演员王耀庆近年参演了不少舞台剧,口碑普遍不错。2018年,他主演的话剧《聊斋》曾在宁波演出两场,加上后来交响乐剧《培尔金特》、独角戏《低音大提琴》在江浙沪的演出,为他积累了不少舞台人气。
今年5月5日,王耀庆将携交响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亮相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剧中他将以读剧演员的身份,携手著名指挥家张洁敏,和宁波交响乐团合作,再现莎翁笔下400年前的爱情故事。
根据知名IP《清明上河图密码》改编的电视剧不久前刚播完,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提前预定档期,安排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在今年的清明档,即4月4日、5日登陆宁波。
该剧去年在上海首演,首轮演出门票全场售罄,战绩出众,“以我心灯一盏,照他长夜寒天”的武侠气,与书生雅集、品茶焚香的宋韵风糅合巧妙,舞台造景、调度皆有亮点,值得一看。
4月24日至27日将在宁波连演5场的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官宣已久,出票情况良好。
去年,《摇滚莫扎特》在宁波掀起的追剧热犹在眼前,也给院方持续引进原版大制作音乐剧提供了信心。
除了《巴黎圣母院》,据悉,最近有很高关注度的原创国风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已定档7月4日至5日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演出,不过演员表尚未公布。
同样是IP改编,根据马伯庸小说《太白金星有点烦》改编的同名舞台剧也将来甬,演出时间为5月30日、31日,地点仍是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
据看过该剧的观众反馈,主演祖峰的演绎可圈可点。
喜欢舞剧的观众看过来
近年来,舞剧一直是演艺市场的热门。从宁波各剧场排期看,上半年有这么几部可供选择。
一部是民族舞剧《英歌》,4月18日、19日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演出。该剧由广州歌舞剧院带来,延续了《沙湾往事》与《醒·狮》的风味,结合英歌舞热点,从儿女情长推向家国情怀,展现丰富多面的潮汕文化。
3月29日,芭蕾舞剧《白蛇传》将在宁波天然舞台上演。今年是蛇年,《白蛇传》在今年演出较为“切题”。
这个由广州芭蕾舞剧院演出的版本,邀请了国内顶尖主创团队编排,展现新中式国风之美,从剧照看,由叶锦添设计的服装带有婉约、清逸、典雅的宋明美学气韵。
还有一个选择是宁波大剧院3月27日、28日上演的原创悬疑舞剧《大名狄公》。该剧由知名古典舞演员骆文博担任总导演和主演,她去年曾在宁波天然舞台演过舞剧《西施》。《大名狄公》以大唐盛世为背景,以狄仁杰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担任刺史的一段经历为创作灵感来源,用“悬疑+探案”的节奏推进剧情,同时发掘女性角色的闪光点。
此外,4月18日、19日在宁波天然舞台演出的赖声川导演“专属版”《暗恋桃花源》;5月20日、21日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演出,王君安、郑全领衔主演的越剧《何文秀》《柳永》;上海越剧院3月21日、22日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的全本越剧《甄嬛》也均已开票,戏迷观众可按需选购。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