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苗
你快乐吗
我很快乐
第一步就是向后退一步
你快乐吗
我很快乐
只要大家和我们一起唱
快乐其实也没什么道理
告诉你
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
……
这是庾澄庆《快乐颂》的一段歌词。歌曲开头:“你快乐吗?我很快乐,第一步就是向后退一步。”这句歌词启示我们在面对压力时,适当后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前进。接着唱:“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只要大家和我们一起唱,快乐其实也没什么道理。”这句歌词表达了与大家一同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有人说,天下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做皇帝。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生杀大权,普天下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可以为所欲为。御膳八珍,后宫三千,那更不在话下。
但最近读到一篇寓言,某国王,端居大内,抑郁寡欢,虽极尽声色之娱,而王终不乐。左右大臣纷纷献计,有一位大臣言道:如果在国内找到一位快乐的人,把他的衬衫脱下来,给国王穿上,国王就会快乐。于是使者四出寻找快乐的人,访遍朝廷显要,朱门豪家,人人都有心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不快乐。最后找到一位农夫,他耕罢在树下乘凉,赤着上身。使者问他:“你快乐吗?”农夫说:“自食其力,无忧无虑,我很快乐!”使者大喜,便索取他的衬衣。农夫说:“哎呀!我没有衬衣。”这位农夫颇似佛门中的修行者,没有世俗的烦恼和束缚,只有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具有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虽然国王万众敬仰,九五至尊,但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其压力之大,不是吾辈所能想象得到的。尤其遇到天下不太平的时候,内忧外患,哪有不让国王操心的?看看某国,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在任总统却被本国的“公调处”送进了拘留所的铁窗,蜷缩在狭小的空间,吃泡菜、睡地上,这哪是如此显贵的“总统”应该过的生活?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当国王,当总统不快乐,还是当个富翁吧,财务自由,尽享荣华富贵。
且慢!我见过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坐拥亿万资产。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内心有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烦恼。他私下透露,活得很不开心。
他说,白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开不完的会,听不完的汇报。汇总到他这里,全是企业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一些烦心的事情。平时,接待和应酬也很烦。周围的人尤其是亲戚朋友似乎都是冲着他的钱而来的,有的向他借钱要买房和做生意,有的要求子女在企业安排照顾性的岗位,碍于情面,推也推不掉。每天一拨一拨地迎来送往,其实很难找到真心的朋友,内心非常孤独。晚上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沉甸甸的,个中的烦恼,像外面围墙上攀爬的藤蔓,怎么扯都扯不完。
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拥有巨额财富,他的烦恼却像那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巨大冰山,不为人知却又无比沉重。
他曾经和我说,最快乐的时光,是人生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万元户刚刚兴起,有一年做了一笔生意,赚了四五万元钱,夜深人静,夫妻俩躲在房间里悄悄地数钱,那数钱的快乐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数完钱之后,兴奋得一夜没睡。后来每年赚四五十万元,四五百万元,以至四五千万元,没有感觉了,没有像第一次赚四五万元那样快乐过。
快乐并不一定来自于财富的多少,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
从前,有一位渔夫,他每天都在海边捕鱼,虽然生活贫困,但总是乐呵呵的,知足得很。有一天,一位富翁路过,看到这位渔夫过着简朴的生活,就劝说他去努力捕更多的鱼,这样就能赚更多的钱,过上富裕的生活。渔夫问:“然后呢?”富翁说:“然后你就能过上快乐的生活了!”渔夫想了想,说:“我现在不就很快乐吗?”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是拥有得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一些贪官既想升官,又想发财,每一次伸手都是胆战心惊,一旦事发,人财两空,蹲在牢里,悔恨终身。知足才能常乐,要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达也不足贵,穷也不足悲”,豁达通透,荣辱不惊,静待花开,静赏叶落。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的好事情,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捆绑,被打倒。
佛说,一切皆由心生。要想人生变得快乐,就要找回那个真正的自我。要让自己的心获得自由,不受任何牵绊,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是做人的最高智慧。
相传,庄子常漫步于山水之间,探寻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一日,他立于溪边,目光追随着水中嬉戏的鱼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他自言自语道:“这些鱼儿游得如此自在,这是鱼之乐也。”言罢,庄子仿佛自己也化身为鱼,与它们一同在碧波中畅游,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与宁静。正当庄子沉浸在这份超脱世俗的快乐之中时,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话,不解地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意思是,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闻言,微微一笑,反问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句话巧妙地回击了路人的质疑,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快乐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他人评价和确认,真正的快乐,往往源于简单的生活、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包容。”
某日开车,收听电台播音:在南京,有一位82岁的胡大爷每天骑自行车到鼓楼书店“打卡”,学习、抄写历史知识。退休前,胡大爷是位烧锅炉的普通工人,他说,人活在世上要有所追求,他对南京历史很感兴趣,抄书这项爱好既可以学习历史,也可以练习钢笔字,他感到很快乐。
叔本华在著作《人生的智慧》中,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快乐的三种源泉:
一是由机体新陈代谢带来的快乐,包括饮食、休息和睡眠等。机体的内在运动,一定出于一个健康的身体,这种生理上的满足感和舒适感,转化为心理上的愉悦,使人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一个胃口好、睡眠也好的人不快乐。
二是运用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如散步、跑步、跳广场舞等各类体育活动。运动会分泌多巴胺,释放内啡肽,让人觉得愉悦。有网友调侃:“跑步获得的多巴胺仅次于谈恋爱,跑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跑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和善良。”确实,生活中很少见哪个热爱运动的人经常愁眉苦脸。
三是发挥感觉能力带来的快乐,如阅读,冥想,写作等。南京的胡大爷抄书带来的快乐,就是这类精神活动所带来的。
最终,我们发现,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和谐,它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的全面关怀。
庾澄庆的《快乐颂》反复强调“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告诉你,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 ,这是对快乐本质的直白表达,告诉大家快乐并非遥不可及,只需简单地享受当下,不要贪多,不要担忧,保持乐观的理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