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传着四季豆有荧光的问题。有网友用紫外灯照射四季豆时发现,豆子表面泛出幽幽的蓝光。于是,有网友惊呼:“这种四季豆有毒,不能吃。”
如此情况,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四季豆安全性的猜测:四季豆用了含铜的农药?四季豆用了防腐剂?
那么“荧光四季豆”的真相是啥?宁海县市场监管局近日用实验揭示其背后的原因。
实验准备:工作人员从农贸市场、超市随机购买了多份四季豆,作为样品进行检测。
实验目的:看看这些四季豆是否存在有荧光的情况,如果有,这些荧光是怎么来的?是否安全?
荧光是否与含铜农药有关?
实验显示:并无关联
工作人员先从农贸市场、超市随机购买了10份四季豆,用365nm紫外灯进行照射。结果发现,8份样本表面出现明显的蓝色荧光,2份出现零星荧光。
那么,这荧光是含铜农药残留导致的吗?
针对网友猜测的“含铜农药导致荧光”,工作人员挑选无荧光的四季豆(另外购买了一批)进行模拟实验,将四季豆分别浸泡在2%、10%的硫酸铜溶液中30秒(模拟农药残留),晾干后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用两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后的四季豆均未出现荧光。
经仔细查看,工作人员发现,无荧光的四季豆相对新鲜。
那么,四季豆显现荧光与其新鲜度是否存在一定关联?为此,工作人员开展第二个实验。
荧光怎么来的?
与“机械损伤、存放时间”有关联
工作人员重新购买一批新鲜、表面无损伤的四季豆,选取5根无荧光四季豆,用硬物划伤表面模拟运输磕碰,常温放置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常温放置24小时后,四季豆基本没有变化;常温放置48小时后,四季豆产生零星荧光;常温放置72小时后,四季豆伤痕处荧光变多。
从实验结果来看,四季豆所带的荧光与“机械损伤、存放时间”存在关联。
这是由于四季豆在采摘、长途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因挤压、摩擦导致其表面产生微小伤口,经过一定时间,伤口处会分泌植物酚类物质(类似植物“结痂”),此类物质遇紫外线便“显形”发光。
“荧光四季豆”能不能吃?
高温煮熟后可以食用
采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在所难免。那么,带荧光的四季豆还能吃吗?
工作人员取5根含荧光较多的四季豆,在开水中煮5分钟至熟透,再次检测荧光。
结果显示,煮熟后的四季豆,荧光完全消失。这是因为荧光物质多为水溶性酚类化合物,高温烹煮后分解或溶解。
专业技术人员给出购买建议,挑选表皮光滑、无褐斑、无破损的四季豆;冷藏保存,避免挤压,保持新鲜状态;务必彻底煮熟(未熟透会引发食物中毒),荧光也会自动“退散”;如果四季豆已腐烂变质,不可食用。
记者 毛雷君 通讯员 石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