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肯、华擎航发、识时科技……

一批“逐新”甬企获资本青睐

近日,科元精化获得D轮首笔融资,估值飙升至80亿元。宁波再添一家“独角兽”。

事实上,今年以来,宁波投融资市场持续活跃,科元精化、识时科技、云锦微、伏尔肯等多家企业先后完成天使轮至D轮融资,披露金额数百万元至数亿元不等。

1

空域“赛道”崭露头角

宁波作为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化工、高端金属合金、功能膜、稀土磁性等新材料企业集聚。企查查显示,今年以来,宁波融资事件分布于新材料、半导体、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等领域。其中,近半数企业涉足新材料行业。除科元精化外,众远新材料完成C轮,伏尔肯完成A轮,圣润新材料完成Pre-A轮。

1月9日,国家级“小巨人”伏尔肯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洪泰基金。

伏尔肯成立于1998年,掌握了碳化硅陶瓷从材料配方到制品的全套技术工艺,产品覆盖光伏及半导体、流体控制、航天航空等三大领域。在我国“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均有这一3D打印碳化硅开拓者的身影。伏尔肯曾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但去年年中撤回IPO申请。

1月14日,华擎航发完成B+轮融资,由国耀资本单独完成。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为江北区属国企宁波电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企业。近日,华擎航发研制的华擎400涡轮喷气发动机(HQ400WP),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装配某型号中大型无人机成功完成首飞,最大飞行高度超过8公里、最大飞行速超过0.6Ma,均超过既定目标。

华擎航发的“HQ400WP”涡轮喷气发动机还将在2025年配装多型无人机开展进一步试飞验证,预计稳产后年销量可超过200台,每年可为公司带来2亿元以上营收。而“HQ100H”油电混动垂直起降涡电系统也已进入测试验证阶段。

未来,华擎航发将继续聚焦先进中小型涡喷、涡扇与涡电系统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经营。

2

“战新”产业势头正劲

汽车产业是宁波第一大产业。近年来,宁波更是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

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赛程”,芯片作为整车机构部件的“大脑”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半导体领域,宁波已涌现甬矽电子、荣芯半导体等“独角兽”。

1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江西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高晟创投联合投资成立的赛墨科技完成A轮股权变更,新增曦晨资本、深创投、润宁创投。此前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数千万元。

赛墨科技立足于第三代先进半导体,重点面向大功率芯片封装、5G通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轻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销售,市场规模超百亿元。目前,赛墨科技主要产品包括石墨铝复合材料、石墨铝三明治器件、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等。同时,该公司与华为、海思、航空航天、海尔等企业建立合作,推动相关产品商用化。

1月22日,时识科技完成B+轮增资数千万元,投资方为普丰资本。

识时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全球首家同时拥有类脑智能领域感知与计算技术的公司。去年8月,识时科技完成数亿元战略投资,由宁波通商基金领投,华为等大厂成为新进股东。

今年,宁波在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的融资也频现——

1月7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完成A轮融资,由浙创投、联想控股、中控技术、宁波通商基金、冯源资本、方广资本等共同完成。去年,该公司相继推出首款全域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整机“领航者1号”、首个拥有精确技能作业能力的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NAVIAI”。

1月中旬,云锦微完成天使轮融资数百万元,由科大讯飞领投。作为具身智能体操作系统研发商,该公司专注于为具身智能开发AI大脑,帮助企业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边缘计算,实现系统和设备的低成本智能化改造。该公司已自主开发边缘计算设备和预训练模型工具,并将成本控制在万元以内。

目前,云锦微已赋能企业开发者在能源、水务、交通等多个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为近百家具身智能体应用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其中不乏中国电子、贵阳轨交、上汽集团、上海隧道等大型科技工业企业,累计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从航空航天材料到飞行器研发制造,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到半导体芯片,从人形机器人到AI大模型,宁波“智造向新”的大幕已徐徐开启。

记者 张恒

2025-02-13 伏尔肯、华擎航发、识时科技……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8556.html 1 3 一批“逐新”甬企获资本青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