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开学 你准备好了吗?

康宁专家教你元气满满迎接新挑战

徐永明(左)做客直播间。

节后上班,你人在工位,心还停留在假期吗?新的岗位,是不是觉得“压力山大”?开学在即,孩子是不是嘟囔着不想这么快上学呢?

2月11日,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徐永明主任医师做客“甬上健康大讲堂”和“康小宁科普直播间”,和网友分享如何做好开工开学心理调适,元气满满地迎接新一年工作和学习。

1

年轻护士开工后天天失眠 建议:先尽快规律作息

开工后,职场中人可能会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呢?徐永明在节目中表示,门诊中,不少患者苦恼,节后上班,即使工作强度不是很大,仍然觉得很累,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前几天,一位年轻护士来到了他的门诊。她看上去非常疲倦,说假期旅行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归到了“三班倒”工作中,回家还要照顾幼儿。高强度压力之下,头痛、乏力,连眼睛都异常干涩。这段时间以来,她失眠、焦虑,经常想哭,甚至萌生了“躺平”的念头,考虑索性辞职。

徐永明表示,这是典型“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假期生物钟紊乱,身体机能失衡,导致身体代谢节奏被打乱,节后突然回归高强度工作,身体无法快速适应;假期过度补觉或睡眠不规律扰乱睡眠周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从轻松的假期状态切换到高压工作,容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对新目标的担忧也会加重心理负担,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开工开学后,怎么更好地调整身体状态,减少“节后综合征”的影响呢?徐永明给出了几点建议:平衡工作与休息,尽快规律作息;恰当运动锻炼,让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建立职场边界,避免过度消耗;增加副业或理财,减少经济压力;合理社交,寻找安全交流宣泄途径。他也呼吁用人单位可以给员工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比如推出弹性工作制或减少非必要竞争。

2

怎样快速融入新工作环境? 建议:接纳“不适应期”,制定小目标

春节后,一些职场中人可能到了新的岗位,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感也会更明显。怎么才能快速融入呢?

徐永明说,首先,在心理层面要接纳“不适应期”的存在,避免因短期压力否定自己;其次,在行为层面,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小目标”,比如前半个月熟悉流程,认识同事,后半个月重在熟练业务,进一步融入。另外,要恰当使用沟通技巧,学会主动询问,积极恰当反馈,经常使用感谢语等。询问的过程,也是和周边人建立关系的过程,积极反馈也有助于巩固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对领导、同事提出的超过边界的要求要学会说“不”!

直播中也有网友提到,职场中“迷茫”是常态,节后返回岗位,“迷茫感”更明显。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调整心态?

徐永明认为,首先,还是要从认知上接纳这种状态的普遍性,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迷茫,因此要给自己恰当的心理暗示,应对策略不是寻找“正确答案”,而是培养动态调整及适应能力;其次,做短期的动态评估,比如,设定3个月、半年的目标,将不确定性转化为职场机遇;另外,可以对外寻求帮助或支持,比如多找朋友、前辈沟通。

平时,在工作中可以多一些自我激励,庆祝每一次职场小成长,更期待、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徐永明还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习惯——每天上班路上,列出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去完成。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养成更积极的工作态度。

3

一想到开学就肚子疼 建议:把内心的焦虑写下来

在打工人看来,学生时代最轻松也最无忧无虑。事实上,学生群体也普遍面临压力,尤其在开学阶段。

高中生小朱(化姓)近日来到徐永明的门诊。小朱成绩优秀,父母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希望他能“更进一步”。春节前,小朱有时会隐隐腹痛,春节后疼得更频繁了。胃镜等检查都显示小朱没有肠胃方面的器质性病变。深入沟通后,小朱提到,一想到要开学,又要拼成绩了,就会肚子疼,疼痛以肚脐为中心一圈圈扩散开来。徐永明认为,正是学习压力引起了小朱肚子疼这一躯体化症状。

徐永明说,对孩子们来说,告别假期,生物钟和学习习惯都要重新调适;心理上,又要面对竞争压力,身心上确实都不轻松。从长期的门诊情况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开学阶段的心理需求也不相同。

小学生需要适应作息、分离焦虑,更依赖家长支持。中学生主要需要面对学业压力、同伴关系、考试焦虑。大学生的苦恼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独立生活、社交重建、择业困扰等。家长群体也容易把自身焦虑转移、投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度期望。

对学生群体来说,怎么缓解开学焦虑呢?徐永明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正视并接纳这些焦虑情绪,有个小方法是用纸和笔把内心的焦虑情绪写下来;其次,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可以很快适应;另外,可以提前准备,比如,提前制定学习计划,让自己内心更有数。

徐永明特别指出,对即将面对中高考的孩子来说,更多的焦虑来自学业成绩和同伴竞争。

想要从根本上缓解这类焦虑,在于树立正确的成绩观,正确看待竞争。成绩更多的意义在于反馈和改进,成绩不是唯一衡量标准,要有多元化的成功评价体系去评价孩子。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焦虑,竞争的本质是激励自己进步,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面对心理压力时,有哪些简单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呢?徐永明推荐,不管是职场中人还是学生,都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调节身心状态,比如腹式呼吸、冥想放松、运动、把焦虑写下来等。

他特别提到,焦虑等负面情绪最怕被具体化,往往一写下来,负面情绪也就淡化了。运动项目中,羽毛球、乒乓球等挥拍类运动,尤其能帮助减压。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徐芷菲

2025-02-12 康宁专家教你元气满满迎接新挑战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8378.html 1 3 开工开学 你准备好了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