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将于今晚开幕,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参赛,创历届之最。
亚冬会有什么特色?
昨天上午,亚冬会组委会在主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亚冬会执委会大型活动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周巍介绍了相关情况。
本届亚冬会的特色,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规模空前。
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的冰雪健儿将上演亚冬会首秀,这也标志着亚洲冰雪运动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由于参赛队伍多,赛程较长的冰球、冰壶比赛已经分别于2月3日和4日拉开战幕,备受关注的短道速滑比赛将于今天开赛,本届亚冬会第一枚金牌将在2月8日上午产生。
第二个关键词是全力保障。
在竞赛团队组成方面,本届亚冬会,国际和亚洲单项体育组织选派了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2名技术代表和1名技术代表助理,亚奥理事会还选派了151名国际技术官员,同时还有685名国内技术官员,将确保赛事在公平、公正、专业的环境中进行。
赛事服务保障方面的亮点,主要体现在餐饮和医疗救护方面。餐饮方面,组委会精心设计了包括清真菜单在内的运动员菜单,所有食材、调料均从产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医疗救护方面,600余名专职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已进驻场馆。
第三个关键词是精彩纷呈。
本届亚冬会开幕式将于今晚举行,总时长约80分钟,其中仪式部分50分钟,文艺表演22分钟,点火仪式及主题歌8分钟。文艺演出的主题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整体结构上围绕“哈尔滨、中国、亚洲”的地域递进层次进行设计:上篇立足于冰城,讲述冰雪文化的精神力量与梦想情怀;中篇立足于中国,讲述冰雪运动的燃情时速与全民热潮;下篇立足于亚洲,讲述冰雪同梦的情感联结与携手同行。
本届亚冬会开闭幕式最大的亮点是,创造性地设计了主分会场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主会场设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分会场设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与主会场表演同屏联动。尤其是极具创意的点火仪式,期待您的关注。
竞技持续攀高峰
根据赛程,哈尔滨亚冬会首金可能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场诞生,中国队孙龙、林孝埈、刘少林、刘少昂、范可新、公俐等并肩作战,力争取得“开门红”。
雪上项目中,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齐广璞将出战。备受期待的还有在本赛季首次夺得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分站赛冠军的杨文龙,以及在2025世界极限运动会(X Games)冬季赛中摘得中国首枚男子单板滑雪Knuckle Huck项目金牌的王梓阳。
哈尔滨亚冬会共设置6个大项、64个小项,中国体育代表团170名运动员将全项目参赛。
大众共享冰雪热
以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为契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邹新娴表示:“北京在奥运遗产利用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为其他大型赛事举办地提供重要参考,持续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哈尔滨亚冬会必将再次点燃大众冰雪热情,让这座具有深厚冰雪文化底蕴的城市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上,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格外显眼,亚冬会特许商品零售店的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街头的户外冰场与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相映生辉,赛场内外冰雪热情梦幻联动……“冰雪同梦,亚洲同心”,赛事、节庆、文旅叠加,“尔滨”正拥抱又一个火热的冬季。
产业焕发新活力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预计该数据在2024-2025冰雪季有望突破5亿人次,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53亿元。
过去一年多来,“尔滨热”持续升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松花江冰雪嘉年华等地迎来大批国内外游客,让冰天雪地逐渐变成金山银山。亚冬会期间,“跟着赛事去旅行”将为哈尔滨冰雪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表示:“冬季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参与度,成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国际大型冰雪赛事的举办将不断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和冰雪人才培养,留下丰厚的文化、社会、体育遗产。”
据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