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春第一事

▲走访老党员。

◀年后开工第一天“送福”上门。

◀在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新年第一批订单。通讯员 张超伶 韩晓妍 摄

社区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蛇年首个开工日,记者将镜头对准基层社区,记录下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新春第一事”。从社区干部忙碌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从居民群众的笑脸上,我们感受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感受新春的脉动,汲取奋进的力量,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机器轰鸣生产忙

他们用实干拼出“敬业福”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5日,在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联合工业社区,蛇年第一个工作日以“实干”起航:在机器轰鸣的背景声中,在繁忙有序的生产线上,劳动者以饱满的干劲拼出一张张新春“敬业福”。

当天上午9点28分,宁波艾乐健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用一场开工仪式提振新一年的发展信心。派发开工红包、玩转幸运转盘、拍摄“全家福”、组织拔河比赛……现场,大家聚集在活动场地,脸上喜气洋洋。

该企业成立于2006年,以小家电起家,现布局新能源、安防等多个领域。“我们一共有300多名员工,其中近九成是外来务工人员。今年的春节假期特别长,从1月23日开始,总共放了13天。”总经理乐凯杰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八成员工返岗,仅当天上午就有100多人赶了回来,其他的还在路上。

在外部市场环境越来越卷的大背景下,公司整体生产效益提高,总产值达到预期目标,是乐凯杰有底气为员工放“超长假期”的原因之一。“新的一年,我们制定了新的目标,也有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开工仪式上,乐凯杰一番开场白,让所有员工信心满满。

开工仪式结束后,员工们各司其职,生产线全线恢复生产。

据悉,联合工业社区辖区内共有327家企业,截至当天295家企业全面开工,开工率超90%。

作为产业强区,制造业是北仑区发展的根基和优势所在。新的一年,许多企业为冲刺“开门红”,开足马力。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小港街道,当天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干净整洁的生产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有的专注调整设备参数,有的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零部件。“我们公司正月初八就开工生产了。”该公司工会主席王龙起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线已正常运转,正在全力赶制2025年第一笔价值近50万美元的订单产品。

在新碶街道百合社区小微企业园区,200多家小微企业也基本恢复生产。当天,百合社区工会联合会还为开工企业送上特别的“开工礼”——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生产课。“在安全生产方面,小微企业容易懈怠。假期刚过,我们安排这次培训,是希望帮助这些企业拧紧安全生产的‘思想阀’。”百合社区党委书记、工会联合会主席齐龙坦言,接下来社区还会排摸开工企业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曹琭 王燕红

入户“送福”

他们与独居老人心连心

“今年我的大女儿陪我过年,今天你们又来陪我聊天,我真是太开心了!”2月5日是蛇年新春开工第一天,记者来到江北区甬江街道万象社区。上午9点,几位社工就在活动室里忙碌起来,动手制作“巳巳如意福桶”。

记者了解到,原本这些“福桶”年前就打算由网格员上门送给片区里的独居老人,但由于部分老人已被子女接去过年,所以社区就计划在年后开工第一天入户“送福”。

朱奶奶今年82岁,大女儿平时在外地,小女儿住在鄞州,她自己一个人在万象社区居住。当天早上,社工敲开了她家的门。

“新年好,我们来给您拜年!”

“谢谢,快进来。”朱奶奶满脸笑意,迎社工进门。

“我们社区平时组织活动挺多的,欢迎您来参加,大家一起聊聊天就不孤单了……”万象社区党支部书记茅幼丹亲切地与朱奶奶攀谈了起来,“还有您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们。”

“我知道做群众工作不容易,你们忙,我自己能解决的也不来麻烦了。”朱奶奶说,平时社工们在小区里看到自己,总是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看她拎着东西马上接过手送到家,心里感觉很温暖。

“谢谢你们!我不常回来,这么多年第一次陪着我妈妈过年。”一旁,朱阿姨的大女儿连连道谢。她说,由于孩子在外地上学,自己也跟着过去生活,每年只有夏天才会回来,除了住在本地的妹妹,真的要向社区的工作人员道谢。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不用谢,也不要怕麻烦我们……”窗外阳光正好,屋内暖意融融。

据悉,万象社区结合“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网格化服务活动,已经连续5年将看望辖区高龄独居老人作为“社区新春第一事”。当天的走访中,每到一户,社区专职网格员、社工都会与他们促膝长谈,询问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嘱咐他们有问题多与社区沟通。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上门、电话等方式,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问题,定期走访慰问,做好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的‘贴心人’。”万象社区党支部书记茅幼丹说。

记者 陶倪 通讯员 周晓倩 文/摄

收集“民生清单”

社区党委书记走访老党员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奉化区溪口镇茗山社区以“拜早年、听民声”为主题,走进老党员家中送上新春祝福,倾听基层建议,为新一年的社区治理凝聚智慧。

上午9点不到,茗山社区党委书记葛莉波带领班子成员来到老党员周定峰的家中。周定峰在茗山社区居住已有20多年,是社区首批居民,也是社区里的老党员。

社区里的卫生情况如何?对于今年社区的活动有什么需求?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满不满意?周师傅和老伴搬出桌椅,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和社区工作人员聊起了家常。“过去一年,我们对社区治理以及相关配套服务都很满意,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非常有归属感!”

社区工作人员偶遇在散步的张明达。张明达也是社区里的老党员。他热情邀请工作人员到家里坐一坐。葛莉波细致询问其健康状况,并叮嘱社区工作人员落实相关保障政策,上门服务帮助社区老人解决困难。张明达和社区工作人员畅谈过去一年社区的变化,也对社区活动室以及养老服务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在走访中,葛莉波开展“听民意”行动,通过“书记谈心”形式收集老党员们的意见建议,并将大家的需求和建议细化成可操作的“民生清单”。“经过走访,我们初步梳理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社区养老设施优化、环境整治等议题,形成‘开门第一事’行动指南。”社区书记葛莉波告诉记者,“社区老年人多。老党员不仅是关怀对象,更是我们社区治理的‘智囊团’。我们也经常邀请老党员参与矛盾调解和志愿服务。他们是社区管理中的一股‘治理力量’,在生活中也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急难问题。”

社区书记开工首日走访老党员,既是一场温暖的“新春仪式”,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倾听民声、整合资源、激活“银发力量”,社区正将传统关怀转化为治理效能。未来,随着数字化与长效机制的深化,“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将更精准、更温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注入持久动力。

记者 鲁威 通讯员 江怿 文/摄

2025-02-06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7571.html 1 3 社区新春第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