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奇遇 邂逅极光

相机拍到的极光

手机里的“追光”APP

作为一名典型的“旅游特种兵”,我热爱风光摄影,对那神秘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极光更是情有独钟。

没想到有一天,在北京读大学的我竟然能与极光不期而遇!

一场说走就走的追光之旅

极光的形成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太阳出现爆发活动后,带电粒子就会携带能量靠近地球周围。由于地球自身具有稳定磁场,在阻挡太阳粒子撞击地球的同时,会将这些粒子导向南北磁极,并与空气粒子发生碰撞,从而显现灿烂美丽的光辉。

太阳每11年经历一次活跃周期,2024年恰好是太阳活动的峰年。5月1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称2024年5月10日23时起发生地磁暴,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

5月11日,北京上空的降雨云层被大风吹散,天空变得格外晴朗。看到新闻后,我蠢蠢欲动,决定自驾前往追极光。

这无疑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下午5点,微信群里一喊“今晚谁想通宵追极光”,就有3个朋友响应。我们一起准备车辆、收拾设备,晚上7点,我们带着紧张和期待出发,驱车前往原定目的地——北京喇叭沟门森林公园。

一路上,我根据小红书的最新笔记,不断推测着当晚顺利拍到极光的可能性,时不时就刷新手机上的极光APP,查看实时的太阳活动强度。8点,我们驶出了北京六环,一路向北开去。

一份来自夜空的礼物

一行人在车上畅快聊天,对极光充满期待。但是太阳活动的强度慢慢弱了下去,我们临时改变了计划,4个人一致决定再往远处去,尽可能地向北开,将目的地定为河北承德的云上草原。

路程变得格外漫长,车窗上布满了雾气,北方的凌晨格外寒冷。凌晨1点,我们到达加油站停车修整,并采购了不少零食。再一次出发时,周围越来越荒芜,大家却毫无睡意,似乎对自己能追上极光毫不怀疑——虽然在社交媒体上,当晚已经有很多人放弃了追逐。

凌晨3点。云上草原高地,抵达。

把车停在了离风力发电机不远的山顶,4个人下了车,顿时被呼啸而来的风吹了个彻彻底底的清醒。本以为都到了5月,再冷也不过如此吧,没想到草原的夜是这样寒风凛冽。打开手机一看,6℃,赶紧跑回车上加衣服!

折腾了好久,4个人可算是踏踏实实站在了草原上,拿出相机,架起三脚架,调试设备,开始拍摄。“极光是属于相机的游戏,肉眼所见的极光远不如照片震撼”。这句话在当晚成为了现实。

肉眼看去,由于纬度不够高,夜空只有极淡的粉色。然而,当我们将相机镜头对准天空时,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得不同,夜空绚丽之至。

看着照片,再抬头看看天,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体验。整个夜空笼罩着我,视线里是淡淡的粉色,好像能感觉到正前方的天空中有一道道闪光出现,大自然的神奇在这一刻尽数彰显。

当晚,不仅我追到了极光,很多小伙伴也来拍摄了,草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盛会。有的人甚至直接用手机就拍到了极光,这在河北实属罕见。

然而,追极光并非易事。它考验着一个人的运气。5月12日,就在我追到极光的第二天,有朋友因为我的极光朋友圈自驾往北追极光。虽然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还带了毛毯,做好了通宵追极光的打算,但由于极光的不确定性,最终没能看到期待的极光。

一些追极光的小技巧

1.观测地点要远离光污染,可以选择高地、山顶或国家公园等地方进行观测。

2.北方不要有过大的遮挡物,以免影响观测效果。

3.拍摄极光需要夜间登山,注意安全并找准方向。

4.不可忽视低温、黑夜、野外、山路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做好保暖,防止出现失温等情况。

5.极光的亮度和月光相近,比星光稍亮,可以参考月光的曝光参数进行拍摄,同时调高ISO值,白平衡需要选择固定值。

6.拍摄极光时自动对焦会失灵,可以使用手动对焦并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或手机。

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能更好地捕捉极光的细节和色彩;建议配备广角镜头,如14mm-28mm焦距的镜头,光圈最好在f/2.8或更低,可拍摄到更广阔的极光范围。

寒冷天气会使电池耗电加快,多准备几块备用电池以防电量不足。

7.手机里安装“极光预报”APP查看极光活动情况。

实习生 张陈晔 文/摄

2025-01-20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6104.html 1 3 自驾奇遇 邂逅极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