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应链”到“甬商精神”

人大代表共话城市奋进密码

1月8日上午,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一楼大厅,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六位人大代表做了分享。围绕从科技创新、区域供应链打造到企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话题,人大代表共话城市的奋进密码。

从5毫米

到7毫米的“较量”

“如今我们的产品已成功打入欧美主流高端医疗市场。”市人大代表、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张金杰的分享让人振奋。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奔跑”——

这是一场“跟跑”。在过去很长时间,国内超声刀技术始终无法突破凝闭5毫米血管的瓶颈。研发攻坚小组花了两年时间,最终成功研发国内首款7毫米超声刀,打破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

这是一场“并跑”。2023年初,由企业和法国医生合作开发的陡脉冲治疗仪成功为一位66岁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手术,过程用时仅100秒,消融区平均温度40℃。这是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该陡脉冲治疗仪已成功实施超千例临床手术。

这是一场“领跑”。为打开欧美市场,研发团队用一周时间,接连拜访德国七家顶尖肿瘤治疗医院。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一个月后有6家医院成为企业的重要客户。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张金杰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优质供应商

就在“家门口”

对企业而言,创新不止从“0”到“1”,也可以是从“1”到“∞”。

市人大代表、宁波卡伦特电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冰坦言,前几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外地供应链协作障碍问题,迎难而上,“我们决心开发本地供应链。”

向前一步是巨大的机遇。“我们发现宁波的供应链非常丰富,但上下游缺乏有效对接,明明家门口就有合作伙伴,却互相不认识,对不上号。”

为更多企业寻找更多家门口的机会,不仅是商机,更是错综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社会责任。“从2021年开始,我多次提出让区域‘供应链’成为区域‘共赢链’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纳落地。”

近两年,我市已推出300多场系列活动,成功为超过4万家企业建起“朋友圈”,建立有效的区域性产业链强链畅链公共服务平台。

吴冰说,除了推动区域内循环,在助力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宁波市委市政府也通过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支持企业“顺利出得去,便捷回得来”,“充分体现我市营商环境的优越、政府作风的务实担当。”

只有端牢“饭碗”

才不会被“卡脖子”

在一个生长季里,要在一万株西瓜苗上记录10万个性状,然后从中挑选出不到5%的种子进行杂交,并经过多年试验,才有了好吃的“美都”西瓜,才有了浙江七万余户瓜农的“钱袋子”鼓起来。

成功培育一粒良种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品种的“排列组合”,是年复一年的试种、改良,是时刻可能发生的“一事无成”。即便如此,市人大代表、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薄永明仍疾行在种业研发的“漫漫征途”上,“种子代表‘希望’,只有掌握种子的培育技术,我们才能端牢‘饭碗’,不会被‘卡脖子’。”

积跬步以致千里,经过12年的持续发展,如今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已跻身全国蔬菜种业前两强,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首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薄永明还十分注重发挥自己多年来深耕瓜菜育种的经验,通过走访中小种企、走进乡村振兴助力站,认真倾听种业企业、种植农户的心声和呼声,围绕创建种业技术集成应用平台、加强种业高端人才引育等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助力宁波建设种业强市。

为50万元贷款

跑了十五六家银行

企业持续不断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每一个默默奉献的企业服务者。走上“代表通道”的市人大代表、宁海县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海妱就是其中一位。

她分享的故事看起来很“小”:

几年前,有一家初创型企业急需50万元资金,由于没有抵押物,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团队半个月内帮其对接十五六家银行,成功解决资金难题。“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已很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于是主动对接金融部门,开发金融通系统,上线全县所有银行产品,通过大数据匹配企业融资需求,提升服务效率。”

一桩桩“小”事背后是为企业服务的“大”心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海妱创立的“企服通”平台迈入数字化轨道,服务领域更拓展,服务体系更健全,并于2024年上线产业链版块,嵌入原材料供应体系,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企业服务不是孤立的,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侧协同。‘企服通’平台的发展蝶变,是宁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见证和缩影。”王海妱说。

一个人的就业

和一群人的希望

从事职业技能培训12年,市人大代表、宁波市众信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于丹感受到,社会对各行各业职业技能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近三年,我们学校累计培训学员1.5万人次。”

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注重人才培养,是校长于丹的本职工作,也是市人大代表于丹的责任。

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宝妈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二十年前,她为支持丈夫的事业迁居宁波;2021年,一场变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长期脱离职场的她不得不重返职场。

“一开始为她推荐工作确实挺困难,她长期没有工作,也没有一技之长。”于丹回忆,“通过我们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她提供个性化的精准辅导,帮助她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在技能等级认证中取得优异成绩。当她找到工作时,我们跟她一样激动得热泪盈眶。”

王海妱分享的是一个个人的故事,背后却是一群群人的希望,“在走访调研中总能听到用人单位发愁‘招工难’,求职者抱怨‘求职难’,能满足双方的需求,正是我从事这份工作的意义。”

三位同乡的

相同举动

市人大代表、甬商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曹云带着一张照片走上“代表通道”。这张照片是2024年7月宁海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从柬埔寨寄来的。年已八旬的储吉旺去柬埔寨是为投资建厂而奔忙,而这张照片饱含他马到成功的喜悦。

在曹云看来,这种孜孜不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正是包括储吉旺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甬商的精神。

曹云还在现场和媒体分享三代甬商接续捐学的故事。

据胡润慈善榜,2024年中国企业界首善是虞仁荣,出生于宁波镇海。正是虞仁荣的出资,使得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拔地而起。虞仁荣有两位有名的同乡,一位是100多年前人称“中国五金大王”的叶澄衷,在家乡创办“叶氏义庄”,为学子点亮求知灯火;一位是曾就读于“叶氏义庄”的“船王”包玉刚,事业有成后捐资2000万美元兴建宁波大学,反哺桑梓。

跨越百年,一脉相承。“从叶澄衷到包玉刚,再到虞仁荣,他们立足不同时代,发挥各自优势,把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甬商优良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给后人以鼓舞。”

记者 石承承/文 崔引/摄

2025-01-09 从“供应链”到“甬商精神”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4109.html 1 3 人大代表共话城市奋进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