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全国首座制造业“百冠之城”,这里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秉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核”代表。
12月12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精准对接服务活动暨深交所单项冠军企业指数发布仪式在宁波举办。
现场,由宁波市经信局联合长城战略咨询研究编制的《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解析了宁波674家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特征、区域特征、行业特征,为宁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决策参考。
发展特征 科技创新铸就“硬核力量”
单项冠军企业是推动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引擎。知名财经作家秦朔曾用身怀绝技的“扫地僧”,比喻宁波单项冠军企业的“精气神”。
目前,宁波市累计拥有单项冠军企业674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4家,占全国的6.68%,数量居全国之首;另有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570家。
从市场占有率看,有23.67%的宁波单项冠军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另有63.32%居全国第一。
是什么铸就这群“扫地僧”的“硬核力量”?《报告》给出的答案是科技创新。
2023年,在宁波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单项冠军企业以6.1%的数量占比,贡献了高达43.78%的R&D经费支出总额。宁波单项冠军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收的比重达3.6%,高于全市规上企业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
这表明它们“重仓”科技创新的决心。
锦浪科技深耕行业19年,打造国内首台(套)产品光伏储能逆变器S6,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天生密封件四十年磨一“件”,为大型核电站提供管道密封件;
永新光学将“一米宽”的市场挖出“百米深”,为嫦娥系列卫星装上“千里眼”。
类似的案例,在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中不胜枚举。
同期,宁波单项冠军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达20.34%,即每5位宁波单项冠军企业的职工中,就有1位是研发人员。
近四分之三的宁波单项冠军企业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其中,音王集团、信泰机械、诗兰姆、得力集团、拓普集团等5家企业的海外研发机构数超过4家。
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2023年,宁波单项冠军企业创造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30.90%的营业收入、40.56%的利润总额,不仅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构筑“护城河”,还为中国制造业“扫”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行业特征 高端装备规模位居第一
从行业分布看,宁波的单项冠军企业已成为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标杆支撑。
2023年,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新型功能材料、数字产业、智能家电、现代健康等六大产业,分别拥有企业183家、133家、71家、69家、55家、52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88.24%,其中高端装备领域占比超四分之一。
高端装备是“工业之母”。在海天集团、力劲科技、健世科技等一批单项冠军企业的引领下,宁波在中高端工业母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确立了以减材制造、等材制造为核心,增材制造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今年前10个月,宁波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1509.7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其他产业链中,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也在发挥牵头作用,携手上下游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报告》指出,宁波100家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中,由单项冠军企业牵头建设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数量达60家,占比高达60%,分布于10条标志性产业链全部领域。
比如,在光学膜领域,激智科技联动卢米蓝等企业,在OLED有机发光材料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在高端装备领域,天瑞精工与天控五轴的数控摆头、电主轴零整比协同研发项目,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宁波制造业“强链补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