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自称姓潘的男士拨打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投诉电话,表示遭遇电信诈骗,无力偿还房贷,要求延期或协商还款。银行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核实其身份信息,潘姓男士表示贷款不在其名下,而是在其父亲名下,主要帮父亲反映问题,只能提供父亲的名字和手机号码,要求银行直接停息处理。银行工作人员告知需核实相关贷款信息后再回电处理。
后续,根据潘姓男士提供的信息,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该笔贷款主借人为一名姓张的女士,随即拨打了张女士在银行的预留电话,询问其是否知情其丈夫资金紧张,儿子来电要求按揭延期偿还的需求。张女士表示每月按揭及时还款,反问银行是否弄错了。银行将投诉电话告诉张女士后,其表示并非她儿子手机号码。针对此事,银行再次拨打投诉人的电话,要求对方来银行当面协商,投诉人表示考虑一下,但后续多次联系对方均不予接听。
银行工作人员在贷后走访中了解后得知,张女士的儿子挪用了父母的部分资金,无法如期归还,在某音视频上看到有所谓“业内人士”可以帮助他暂停支付银行的本息、给予半年缓冲期限的视频后,张女士的儿子信以为真,支付了前期“费用”,委托对方进行协商,承诺事成之后再结尾款,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非法中介代理投诉,要求银行停息停贷的一幕。
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维权,非法代理维权将带来诸多危害。
1.面临财产损失风险。金融消费者一旦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不但需支付高额维权费用,还有可能被非法侵占维权退还资金,甚至被套取贷款、信用卡资金,将面临资金损失。
2.面临信息泄露风险。金融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后,可能面临信息被泄露倒卖风险。金融消费者如想终止“代理维权”,不法分子可能根据掌握的信息,对金融消费者及亲友进行骚扰恐吓,干扰金融消费者正常生活。
3.面临法律责任风险。不法分子诱导金融消费者采用涉嫌违法违规的手段进行维权,甚至诱导参与非法集资等,金融消费者一旦听信教唆,可能被卷入报假警、伪造证据资料、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金融消费者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时,请通过正规渠道提出诉求,不可轻信不法分子虚假承诺,切勿受怂恿参与违法违规活动,避免落入陷阱。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孙挺 郑波 刘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