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堂·周益

一年好景,橙黄橘绿时节

坡翁有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台州为橘乡,黄岩蜜橘、涌泉蜜橘都系橘中名品。

吾乡宁海历属台州,亦盛产橘子,长街青珠和越溪白莲寺都是主要产区,品种也多。橘子丰收的季节,最爱去长街钓鱼,因为即便钓不到鱼,也能从树上摘几个橘子过过瘾。东乡人大方,就算看到,也会热情招呼多摘几个。

从以前的宽皮橘、蜜橘、早橘,经过不断改良,橘子的味道也越来越好。

宽皮橘中有宫川、青田、日南、青江等,杂柑类有椪柑、宫内等,橙类有甜橙、朋娜、血橙等,酸橙有香橙,柚类有文旦、胡柚、香泡等。

橘子大家族种类繁多,但都是芸香科柑橘属。

追根溯源,主要还是宽皮橘、香橼和柚相互交融不断演变,所以说,宽皮橘、香橼和柚是柑橘家族的三原色,变换出形形色色的柑橘成员。

宽皮橘和柚结合成了橙子,橙和宽皮橘再结合成了柑,橙和柚子再结合成了葡萄柚,香橼和柚结合成了青柠,青柠和橙结合成了柠檬……

以前我比较喜欢吃橘子,本地水果中,橘子在心目中能排进前三,箬岙、大丰、由良、红美人都是优良品种。原因嘛主要是喜欢它甜中带酸的口感,吃起来也方便,不像苹果、梨要洗要削皮。

自从不能过多摄入糖分,便从满足食欲追求美味,慢慢向视觉审美过渡,从养胃到养眼。柑橘以色香形取胜,总是特别打动我的心,其中香橼排在第一。

作为原始三大品种之一的香橼,历史悠久,最宜案头清供。佛手是香橼的一个变种,香橼和佛手是古代绘画里的常客,清供里的主角。宋《正草本类》载:香氛大胜柑橘之类,置衣笥中,则数日香不歇。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常用香橼、佛手等瓜果来熏房间。

十多年前去云南腾冲市场上看到金黄喷香的香橼而不知何物,如今在网络上可以方便购买。最好是在直播间,可以专挑长得五大三粗、歪七扭八,个性张扬的。

佛手呢,我却喜欢挑特别小的。有一次在杭州早市,一农妇挑着两筐佛手,一筐正常大小,一筐迷你型,均论个卖而不论斤。个头不一却价格一样,感觉亏了,还价又不成。市场需求决定价格,无奈乖乖掏钱。

宁海东乡有种大橘子叫枨(音和橙同),其实更接近香橼,只是个头小一些,果肉不可食,削下几片皮,切成丝,和绿茶一起泡。橘香茶香,是东乡人待客之道。

光绪年间《宁海县志物产》记载:“橘:书禹贡扬州,阙包橘柚锡贡注,小者橘大者柚。橙:橘属,大者如杯,色黄皮厚者,香气馥郁,佳果也,本格物论。”

志书中的橙和枨应是同一类物种。枨子挂果时,每次从长街回来总会带上几只,从青果吃到黄果。来不及吃的,静静地放在书架上,等水分慢慢蒸发,晾成干果,又是另一种味道。

想起小时候,吃完橘子,皮是不会扔的,放在窗台上晒,吃橘子的季节过了,橘皮也晒干晒透,拿到医药公司的收购站,可以换点钱。要是那时候的橘皮干放到现在,要比新会陈皮好很多吧。

在收藏中发现,明清时期,台州地区就有用橘皮做器物的风俗,大的就用文旦和柚子的皮做,小的是用橘子皮做,留意着淘了几个,如茶叶罐、烟丝盒子、食盒等。大多是压了花纹,考究的还压出文字,再刷上大漆,更利于长时间保存。

兴趣来时, 我也尝试了一把。橙子、枨子、香橼,皮糙肉厚的最适宜,取出橘肉,半干未干时容易塑形,放置通风阳光地方,不消一月便可。

比苏东坡小十来岁的晁无咎有词云:“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最好的橙黄橘绿时节也终将过去,就看能不能留下点干货了。闻着岁月的陈香,是谓养神、养心。

2024-12-11 红人堂·周益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89051.html 1 3 一年好景,橙黄橘绿时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