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代理维权,5000元打了“水漂”!个人信息安全警钟长鸣

王先生经营着一家文具公司,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外贸订单锐减,销售额下滑,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一笔50万元的经营性贷款即将到期,王先生未能提前规划好还款资金,陷入了贷款逾期的“泥潭”。泰隆银行宁波分行与其多次沟通协商未果后,告知王先生将按正常流程采取法律手段催收。

在催收压力和法律诉讼的阴影下,王先生既担忧还款,又害怕公司被起诉查封。这时,他在抖音平台看到一则宣称“专业维权”“减免债务”的广告,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与“代理人”联系后,王先生被对方的专业话术和成功案例所吸引,决定支付5000元手续费,全权委托其处理债务问题。

然而,这位“代理人”并未能真正帮助王先生解决问题。他多次向监管部门投诉,要求与泰隆银行宁波分行协商还款,但银行核实到投诉人并非客户本人,坚持要求与王先生直接协商。遗憾的是,王先生听从了“代理人”的建议,选择不出面协商,并拒接银行电话,导致银行无法取得有效联系,最终采取了诉讼措施。

在被银行起诉后,王先生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不仅未能解决债务问题,还因轻信非法代理而损失了5000元手续费。更让他后怕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他向这位“代理人”提供了大量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银行卡号、贷款合同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

银行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明确告诉王先生,若需协商还款,应直接与银行沟通解决。同时,他们也提醒王先生,寻求非法代理“维权”不仅无法达成合理诉求,还可能浪费金钱,并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风险。

泰隆银行宁波分行在此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审慎选择“代理维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产生争议时,应首先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如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第三方机构请求调解、仲裁解决。同时,金融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不轻易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金融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良好环境。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姜皓 郑波 宁园迪

2024-12-10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88832.html 1 3 非法代理维权,5000元打了“水漂”!个人信息安全警钟长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