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因为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27岁的吴林(化名)差点丢了性命。直到在ECMO的支持下做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他才脱离危险,体会了一番“劫后余生”的滋味。如今的他恢复良好,已经重返职场。
感冒发烧,他咳出粉色泡沫样痰
上个月底,宁波遭遇了一场冷空气,这场降温让吴林患上了感冒。紧接着,他出现了咳嗽,痰中带血,体温达到38.5℃。于是,他自行吃了止咳药和布洛芬。
3天后,他出现了胸闷、气急的症状,难受得无法平躺。于是,他来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急诊科就诊。
到达医院后,吴林的症状愈加明显,经检查诊断为肺部有炎症,胸腔少许积液,接诊医生为其对症治疗。就在他等待医院安排床位住院时,不适加重,还出现了粉红色泡沫样痰,这是急性心衰典型的症状。于是,他立即被转入ICU。由于病情危重,当晚,医护人员就对其实施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功能。
然而,吴林的心脏功能越来越差,血压一路直下,心脏随时可能停跳。医护人员紧急安排ECMO(人工心肺机),通过提供持续的体外氧合与循环支持,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为医护人员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位小伙子突然徘徊在生死边缘?终于,医生在吴林的心脏彩超检查中发现了端倪——吴林心脏的二尖瓣出现瓣周漏,还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赘生物堵在直径2厘米左右的二尖瓣瓣口,导致瓣口狭窄,心脏这扇“门”几乎打不开了。要想救回一命,就需要进行心脏手术。于是,吴林被转入兴宁院区CCU(心脏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引发心内膜炎
随着与家属的进一步沟通,吴林发病的前因后果逐渐浮出水面。这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11岁和13岁时分别做了二尖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此后,吴林就和正常孩子没有区别,跑跑跳跳,爱动爱闹。学习成绩优异,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就当他几乎已经忘了儿时这段特殊的经历时,命运开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一次意外的感冒导致肺部感染,从而引发了心内膜炎。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感染没有得到控制,出现严重肺水肿,大量的积液压在肺部,根本无法运作。
宁波市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邵国丰告诉吴林的家属,如果继续这样维持,吴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手术是唯一的机会,但同样风险重重。但作为医生,愿意冒着风险为病人搏一搏。最终,吴林的家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同意手术,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邵国丰团队。
10月28日晚上,吴林被推进手术室,手术连夜开展。术中,医生从吴林胸腔吸引出2500毫升的黄色积液,随后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手术十分成功,2天后吴林就成功脱机ECMO,心脏功能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吴林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心系工作的他甚至已经逐步复工。
为什么这场感冒会这么“凶”?把心脏的“门”都给破坏了?邵国丰解释,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内膜被微生物侵犯而引起的一系列炎症表现,是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脏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感染可能发生在室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和心壁内膜等部位,但心脏瓣膜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尤其是曾经做过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更是高发人群,要避免肺部感染。”
记者 陆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