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11月29日晚,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宁海县文明办、宁海县公安局等联合举办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暨“甬安行”精准宣教系列活动宁海站启动仪式在潘天寿广场举行。全市各区(县、市)也纷纷举行相关主题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出文明出行倡议。
记者从宁波公安交警部门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近394万辆,其中汽车超过363万辆;全市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近449万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近438万人;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535万辆。
“虽然近年来我市依托综合治理机制在事故预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减量控大’压力仍不小。”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说,除此以外,致祸违法行为较为突出,“一老一外”仍是交通安全的“薄弱点”。今年1月至10月,宁波“一老一外”群体的交通事故亡人数占比超过80%,因自身存在交通违法行为而需承担事故责任的该群体占比近70%。
“全市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其中,今年1月至10月,在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50%。外来务工人员出事故也居高不下。从事故成因看,闯红灯、未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横过道路等违法行为存在较大风险。事故发生的地点,多为县、乡、村等道路。”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认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事故主因。
“要提升交通出行者的守法意识。”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说,倡导文明交通,是目前破解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举措。当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目前,宁波通过强化警企合作、组建特色志愿者队伍、“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鼓励各方力量参与“安全同盟”,共创文明交通。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2400家企业在交警部门的指导下,设置“企业门岗制度”,确保员工上下班遵守交规。同时,50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在网红打卡点、热门景区、庙会等易拥堵区域,开展疏堵保畅、安全宣教等工作。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徐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