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过日子,不知不觉就积攒了一大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各种材质的筷子。
论尺度,长的足有一尺五寸,合国际度量单位五十厘米,是吃火锅煮骨头汤榨油条(饼)时的装备;短者仅仅五寸四分,合十八厘米,是小孙子幼年时用的。
中国人讲究。每逢新年,有穿新鞋戴新帽着新衣更换新餐具的习俗。虽说现在不时兴了,但给全家人换一套新筷子,祈福来年的日子年年新日日火的习俗却被保留下来。既有象征意义,又不奢侈;既容易操作,又有仪式感,还花不了几个钱。
人类将食物送入口中通常有三种方式:筷子、刀叉、手抓。
用筷子的大多是中国人,用刀叉的多为西方人,用手抓的基本是非洲、中东及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人们。
有资料说,用筷子和用刀叉的各占世界人口的30%,用手抓的占40%。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打小就会用筷子,只有在吃西餐时才偶尔会用到刀叉。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也有“手抓饭”。
长期以来我有个认知误区,感觉用筷子与用刀叉相比较,一土一洋。在中文语境中,土就是落后,洋就是先进。直到偶然看到一个资料方才颠倒过来。
那资料说,中国人用勺子的历史约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历史有3000余年。
世界上第一把餐刀是出现在中国河姆渡遗址的骨质餐刀。当时的人们主要使用这种刀具来切割食物。
到夏商周青铜时代,中国人用上了铜叉、铜勺、铜刀,周朝贵族使用的餐具就是这个三件套。
洛阳一座战国墓出土过捆成一捆的铜叉,足有51枚,说明青铜餐具的普及率非常高。
看来中国人用刀叉的历史悠久,是用刀叉吃饭的老祖宗。到17世纪末,西方上流社会方才开始流行中国人玩剩下的刀与叉。
筷子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传说与治水的大禹有关,并在商朝时期开始广泛使用。
勺子和筷子也有了明确的分工:勺子舀羹喝汤,筷子夹菜吃饭。然后逐渐演变为只用筷子就能解决问题,有没有刀叉勺的辅佐也无所谓。
可见,文明古国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哪个土哪个洋一目了然。跟在中国人屁股后面用刀叉的洋人,至今也没几人学会使用筷子这个既简单又先进,即环保还新潮的吃饭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