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干净的马路、洁净美丽的小区、小而美的“共享花园”……漫步在宁波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文明的印记、幸福的痕迹。
今年以来,宁波创新推出“我们的家园”行动,立足全市城乡,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激发人人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擦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城市品牌。
全民共建,人人共享,一股股强劲的文明新风,正勾勒出一幅城市文明的新图景。
构筑基石,绘就文明幸福底图
峰谷连绵,鸟鸣水流。道路宽敞干净,农户门前整洁,村广场的小河旁,老人围坐闲话家常……这样温馨的画面,在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村十分常见。
“以前环境可没这么好,没想到现在我们村还能成为‘景点’。”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老傅很是开心。
长岭村“蝶变”的背后,是文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0年5月,奉化开展共建“我们的家园”专项活动,围绕村庄的道路、田园、庭院、河道和围墙等开展“八大美丽”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市容变好、村貌变新、秩序变优、环境变美,让城乡更“干净、整洁、简约、有序”。
为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大美宁波”培塑行动,今年,宁波在全市推广“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从“家园美”“家园善”“家园和”“家园绿”等十大方面引导广大群众共建美丽幸福家园,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让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道路变整洁了,交通更有序了,村貌焕新颜,“我们的家园”建设真正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全民共建,家园环境愈发美好
鄞州区潘火街道江南春晓小区的“共享花园”里,每到春天,新芽吐绿,花苞待放,春意盎然。这里原本是脏乱差的闲置空地,164名居民群策群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周边的单位闻讯加入,最终将其打造成了近300平方米的美丽花园。
鄞州区中河街道通过众筹解众愁、培育促裂变,在风格城事、春江花城、东城水岸、盛世天城等小区推进改造工程,累计启动或完成楼道更新56个,居民众筹资金达618万元。其中,在风格城事小区,国家一级评茶师、宁波市技能大师潘君耀发挥自身特长,在楼道大堂设置茶室,与邻居一起打造“共享+”邻里会客厅。
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金色水岸社区则联合中铁十四局、鄞州银行、中国移动鄞州分公司等各级文明单位,在金色水岸小区、观江园小区陆续打造了3个近百平方米的“共享花园”和一条长约1000米的“最美回家路”,为居民提供了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鄞州区咸祥镇,咸祥河沿河设置了多个“一米花箱”。“一米花箱”守护志愿者不定期自发进行垃圾清理、花卉更换等志愿服务活动,花箱上贴着的知识小标语,让河畔不仅充满了花香气,更是萦绕着浓浓的书香气,家园环境愈发美好。
在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每天中午10点10分左右,村里的老人就陆续来到“孝膳堂”老年食堂用餐。每餐是三菜一汤一饭,75周岁至89周岁老人每餐4元,90周岁至94周岁每餐3元,95周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吃。
“饭菜可口,价格实惠,一日两餐,只要8元。”79岁的李永根老人在“孝膳堂”吃饭已经3年,对这里的服务赞不绝口。
在农村,很多老人是空巢家庭,一日三餐往往草草了事。为了解决老人吃饭这个事关幸福的问题,2017年7月,蒋家池头村开办起老年食堂,为老人提供一日两餐。日常撑起这个老年食堂的是75名志愿者,大家负责买菜、洗菜、清洗餐具等。目前,村里有45位老人在“孝膳堂”老年食堂用餐,其中有20余位老人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志愿者送餐上门。几年来,这些志愿者默默付出,让人感动。
人人共享,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在宁波,“共建共享”已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关键词。
“共享会客厅”“共享运动中心”“共享书吧”等共享空间,通过功能渗入、文化嵌入、活动融入,实现从“空间时尚范”到“治理空间家”的提升。
在海曙区段塘街道华兴社区的“共享书屋”里,居民们时常围坐在一起,品茶、读书,分享读书心得,不仅丰富了生活,也让邻里距离拉得更近,小区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宁波不只有共享的空间或物品,还有感动无数人的“共享奶奶”。鄞州区东钱湖清泉社区退休居民袁佩君,从2018年开始义务接送邻居孩子放学。在她的带动下,“共享奶奶”志愿队伍一路发展壮大,成为文明共建共享的参与者与践行者……
“共享奶奶”“共享老师”“共享儿女”,在鄞州区,这些不同角色的“共享”队伍就达到了23支,帮扶对象达3万余人次,他们在共享互助中,让邻里更加温暖,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共享老师”吴启钱表示,看到自己分享的法律知识解决了很多人的疑虑,他感到非常开心。而鄞州区则为这些热心人提供了意外保险、生活礼遇、善居微改造等“礼遇”,倡导好人有好报的风尚,让文明新风长盛不衰。
把共建共享作为打造民生幸福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宁波让人民群众成为了幸福家园和文明城市建设的主体。群众在哪里,共享的载体和平台就搬到哪里,透过宁波,我们看见了“文明中国”最美的样子。
记者 朱琳/文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