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陈先生急匆匆走进邮储银行宁波某网点营业大厅,向客户经理咨询银行网络贷款相关问题。经了解,几天前陈先生接到一名女士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某银行员工,可为陈先生办理15万至20万元左右的贷款,年化利率2.5%,不需要提供其他资料,也不用查询个人征信。陈先生添加了对方微信,并按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号码。为了使陈先生打消疑虑,对方还拍了一张手持工作证和营业执照的照片以及几张银行转账流水截图,告知陈先生已有较多客户在其公司办理业务,让陈先生不用担心。接着,对方给陈先生发来二维码,表示已经给陈先生发放了18万元的贷款额度,现在即可下载该公司APP提款。陈先生按照操作提示进入APP后,的确发现了有笔18万元的可用贷款额度。但是,对方告知要想使用该笔贷款,需先缴纳2000元“手续费”。陈先生对所谓的“手续费”产生疑虑,便前往银行网点咨询。
了解了事件的全过程后,银行工作人员当场告知陈先生这是一起网络贷款诈骗,千万不要转账,建议立即删除对方微信。同时耐心地向他讲解网络贷款诈骗的风险案例、贷款相关的金融业务知识,并现场演示了某银行线上贷款申请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此刻,陈先生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网络贷款诈骗。
邮储银行宁波分行提示,金融消费者在申请贷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可以选择就近的金融机构或正规的线上贷款渠道申请办理。通过线上渠道申请的,可采取查询正规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客服务电话等方式,核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是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金融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要随意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三是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金融消费者要合理使用贷款资金,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同时要避免过度消费、盲目举债、以贷养贷等情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金融消费者面对网络贷款广告时,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电话、短信、APP和社交网站上的各种贷款信息等。在网上搜索金融机构或金融产品平台时,一定要认清官网和“推广”之间的差别。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孙央波 张宏伟 肖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