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长河中,“110”这个数字镌刻着怎样的印记?
它是一百一十年的风雨兼程,亦是一百一十年的辉煌篇章!
从1914年到2024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从未停止砥砺前行的脚步!
它与宁波这座城市共生共荣,春华秋实耕耘不辍;
它与宁波这座城市同频共振,积极作为助力城市发展;
它与宁波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新时代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这个金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迎来110岁生日,
让我们一起说一声:“生日快乐!”
和宁波共生共荣 一百一十年春华秋实
近日,一场充满生机与趣味的情景剧在校园剧场精彩上演。剧中,新生们在校史讲解员的引导下,漫步于校史馆,追溯学校从初创至今逾百年的辉煌历程,感受其璀璨而深厚的发展脉络。观众席上,2024级的新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学校百余年的辉煌岁月,有同学不禁自豪地高呼:“厉害了!我的大学!”
确实,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工商职院”),是每一位工商学子的骄傲与荣耀!
浙江工商职院,历经一个世纪又十年的办学历程,与宁波这座城市共生共荣,是一部在逆境中探索、在挑战中成长、在创新中攀登的壮丽史诗,是一段接续奋斗、可歌可泣的发展史。穿越时光的长廊,历史的回声激荡人心,一代代热血青年,立志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校史馆中,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珍贵的实物展品、详尽的文字记录,都是百余年历史的最好见证。
百十年风雨兼程,百十年不懈追求。浙江工商职院的源流可追溯至1914年成立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被誉为“宁波商帮文化的摇篮”。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学校历经风雨,从战火纷飞的岁月坚守到改革开放的繁荣发展,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都镌刻着学校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印记。
翻阅浙江工商职院的院志,从早期的商业教育起步,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飞跃,学校始终与时代同步,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1999年,学校实现了从中等专科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华丽转身,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纪元。2001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成立的四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体现了学校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百十年执着与坚守,铸就了百十年的辉煌与成就。学校已成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的美誉,更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浙江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凭借卓越的教育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学校秉承“教师为基、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爱国爱校、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尊师重教、师生为本的办学宗旨”的工商精神为引领,致力于“循商道,培育现代商帮人才;修匠心,造就未来‘智造工匠’”的文化育人理念,共同绘就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甬城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动画卷。
在这里,名师云集,桃李芬芳。学校汇聚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包括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智能制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等等,他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传道授业解惑,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子的未来之路。
浙江工匠陈真、全国文旅系统劳动模范李晶、跨境电商创业先锋曾旭明、宁波市拔尖人才丁高峰……学校秉承“厚德、进业、明智、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服务兴校、管理促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广大毕业生为宁波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和宁波同频共振 “一体、两翼、多点”助力地方
在历史的长河中,浙江工商职院的发展脉搏与宁波的城市脉动紧密相连,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发展篇章。
依托宁波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鲜明的产业特色,浙江工商职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与地方经济的深度对接。学校的专业设置全面覆盖宁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不仅为宁波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更为宁波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走出颇具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结出了累累硕果。
早在2004年,浙江工商职院就入驻宁海县,在这个我国著名的“模具之乡”“文具之乡”,创下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被专家学者解读为“高职院校县校合作”的模式范本。2016年,学校又与慈溪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浙江工商职院慈溪学院。
“学在宁海、留在宁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浙江工商职院2018届毕业生陈真在宁波市宁海县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活动现场,讲述了自己从进入该校宁海学院学习,成长为一名研发工程师,进而成为“宁波市高级人才”“浙江青年工匠”“浙江工匠”的亲身经历。
事实上,陈真的成长经历正是浙江工商职院积极探索实践扎根县(市)域办学,携手各方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缩影。2016年以来,宁海学院、慈溪学院两大现代产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80%,有1841名毕业生留在宁海和慈溪就业,有效助力当地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破解人才数量供给不足难题。
一组数据颇能说明两大产业学院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近3年来,该校专业教师团队为包括宁海、慈溪等地的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77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并授权发明专利152项,师生专利成果转化30项;培训两地在岗员工31768人次,完成技能鉴定2373人次。两大现代产业学院已然成为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今年6月,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标志着学校和地方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速人才培养方面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共同体遵循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为基础,创新宁海技能人才本土培养新路径,加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与宁海产业人才学院赋能的有机融合,探索具有宁海特色的“3+1+1”技能人才培育新模式,即学生接受3年中职教育、1年高职教育、1年产业人才学院培养,实现本地招生、本地培养、本地就业。
在当日的共同体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订单班签约仪式上,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高级经理顾佩文表示:“共同体人才培育模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精准性的新特点,可以快速接收企业文化、适应工作岗位,期待此次与共同体设立的新能源人才联合培养班,能为公司注入新动力。”
在跨界融合打造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样板中,浙江工商职院走出了一条颇有特色之路。在慈溪,有一句话在当地群众中耳熟能详:进南门(指行知职高)时是初中毕业生,出北门(指浙江工商职院慈溪学院)时成大学毕业生!
为满足慈溪当地企业对不同层次、各类型人才的需求,慈溪学院从创建之初就全力实施中高职办学“一体化”。当前,浙江工商职院已与慈溪市域内所有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涉及专业15个,实现了专业、课程、师资、实训条件、合作企业的共享共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地双方正在进一步畅通中职学生升学渠道。
今年9月,浙江工商职院慈溪学院迎来654名2024级新生,学院总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500人。学院就坐落在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内,总建筑面积为13.4万平方米。以政府为主导,中职、高职和企业为主体“一主三协同”的开放式办学,构成了独有的职教生态圈。
9月29日,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安屿客厅里掌声阵阵,浙江工商职院“乡村振兴微学院”揭牌仪式暨微学院建设经验分享会在此隆重举行。
原来,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为了全力推进校地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更好地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党委将“一体”“两翼”办学格局进一步拓展深化为“一体、两翼、多点”,明确了“将专业布点到产业园区、服务分布到乡村社区,加快形成扎根一线的”“多点”网状布局的创新举措,“微学院”便由此应运而生,成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作为宁波市海曙区内唯一的高职院校,浙江工商职院发挥区位优势,校地共建海曙工程师(工匠)学院,成立了宁波首个区域性“乡村全域旅游”共富联盟和海曙区乡村振兴研究院,还协同海曙区政府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和“政校企联合体”建设等。
扎根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这是学校遵循始终的办学宗旨和努力方向。学校通过党建统领强力推进“政、校、企(协)”等多方协同,不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学校师资队伍得到锤炼,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学校也因此先后6次捧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牵头的浙江三江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还获评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立项“五个一批”等省级产教融合项目20余项。
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频传的捷报让工商人奔走相告:学校新增4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总数达到了7门),学子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喜获一金一银一铜……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浙江工商职院校长张启富说,“我们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校基本的办学模式,持续优化‘以工为先、工商并举’的专业布局,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为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工商力量!”
和宁波共同成长
共创新时代宏伟蓝图
百十正芳华,开启新征程!
方位标示历史坐标,方向昭示时代使命,方略展示发展路径。浙江工商职院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工商精神”,牢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嘱托,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踔厉奋发、自强不息,为全面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职强校而团结奋斗!
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学校将继续深耕甬城,做强两翼,服务产业,赋能社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深入实施“扩区、强校、升本”发展战略;坚持向下扎根、向外发展,拓展深化“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坚持跨界融合、改革创新,协调推进“强院、兴校”治校策略;坚持扬长固本、特色发展,完善专业集群发展布局,深化“二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彰显“数智时代”商帮人才培养特色。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将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党建强校”“质量强校”“人才强校”“服务强校”“开放强校”“治理强校”六大工程,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服务产业高地、助推乡村和美共富高地、对外国际交流合作高地,全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老师幸福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赓续风华,再展新猷。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擘画发展宏图,凝聚奋进力量,回顾一百一十年的历程,历史的长河星光璀璨,岁月的征途丰碑林立,一代又一代师生在不断耕耘创造着,新时代的师生也将继续秉承前辈的力量,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努力培养新时代的开拓者,培养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奋进正当时,砥砺再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工商人信心满怀,蓄势待发。
“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县域办学,精准服务产业,拓展深化‘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奋力办好新时代高职教育,全面打造‘高水平有特色’高职强校,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浙江工商职院党委书记史习明如是说。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姚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