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堂·薛云

一曲《红梅》占晓枝 宁波人写的这出戏演了四百年

宁海平调《李慧娘·见判》之“转悠悠”。

秦腔《游西湖·杀生》演出现场。

在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式上,当代秦腔名旦齐爱云,以一折秦腔《游西湖·杀生》火爆现场。

她以繁冗的戏曲“吹火”绝技组合,将剧作家对李慧娘虚幻的悲欢想象,在舞台上具象化,让台上台上同吸共呼,台前幕后一起扼腕,精彩绝伦。

这不是齐爱云第一次以《游西湖》的演出震撼剧场,《游西湖》也非秦腔独一性的剧目,我们几乎在昆腔、高腔、皮黄、梆子等各系统的剧种当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只是剧名不同。

山陕梆子剧种如晋剧、蒲剧、秦腔、汉调桄桄戏、同州梆子中,剧名多叫《游西湖》,秦腔有一版叫《西湖遗恨》。

昆曲、京剧、越剧、河北梆子里,则名《李慧娘》或《阴阳扇》,《李慧娘》是戏曲观众最为熟悉的名字。

川剧、婺剧、潮剧、徽剧里一般唤作《红梅阁》,豫剧、秦腔、粤剧里还有《再续红梅缘》,是较新的舞台改编。

而今,有些剧种开始叫回它最初的剧名:《红梅记》。它是明代宁波人周朝俊所写的戏曲传奇。

元末明初,钱塘人瞿佑作一篇志怪小说《绿衣人传》,收录在《剪灯新话》里,当中还有一篇写发生在宁波月湖的鬼怪故事《双头牡丹灯记》。随着《剪灯新话》的流传,绿衣女的故事也逐渐被民间所熟悉。

明万历年间,宁波人周朝俊以此为母本,衍生创作出了案头戏《红梅记》,全剧共计2卷34出。

有关周朝俊,宁波剧作家孙仰芳在《双线奇构,一曲传世!——宁波人周朝俊与他的<红梅记>》一文中曾述:周朝俊的生平,在史料上没有翔实记载,甚至他的生卒年月,在《中国戏曲志》中也仅仅是“不详”两字。他既擅长填词作曲,又能客串演戏。

但关于《红梅记》,孙仰芳老师写道,是“由正宗阿拉宁波人撰写戏曲剧本、在戏苑艺坛上流传时间最长、登台演出场次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曲目”。

400多年前的周朝俊,也许曾经期冀过《红梅记》能够传而不绝,但在中国戏剧史上,《红梅记》难说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明代戏曲家对它的评价毁誉参半。

传奇《红梅记》采用了明清传奇惯用的双线结构,第一条是裴禹与卢昭容悲欢离合的爱情,第二条是他与李慧娘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二人对贾似道凶残暴虐行径的反抗。

实际还有一条隐藏的线,是正直人士与奸相贾似道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这条暗线的存在,使得两条明线在交替进行的同时,将以写情影射现实政治的行文之法变得成立。

这在当时的作品中实属罕见,被学者誉为开了戏曲作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风气之先,之后臻于成熟的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2024-10-30 红人堂·薛云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81532.html 1 3 一曲《红梅》占晓枝 宁波人写的这出戏演了四百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