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岳云
今年这个夏天被“热”闹得不可开交,前几日一场秋雨,仿佛给老天爷服了一剂“退烧药”,使人不免感叹:还是“天凉好个秋”爽啊!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秋天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也各有千“秋”的。
A
秋天在庄稼人的心目中,它就是满目的丰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所以说,春天的播种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这秋收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儿时生活在农村,刚过完年不久,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只见有的社员背着农具去村前池塘边的“秧田头”(因此处一直是生产队里做秧田的地方)做秧田;有的负责孵稻子,当稻子如豆芽般发出白白的小嫩芽时,秧田播种就可以开始了。撒稻子可是项技术活,秧田里的稻子撒得不均匀,长出来的秧苗不是密密麻麻,就是稀稀拉拉。这绝活、细活往往由队里经验丰富的老农民操刀。撒好稻子后,会撒上一层薄薄的草木灰,并盖上尼龙薄膜,以防“倒春寒”冻坏稻子。“秧好半年稻,苗壮产量高”,故生产队队长会指派那些责任心强的老农民来管理秧田。
生产队收工后,父亲则忙着在自家自留地里播种。撒小白菜、苋菜等菜籽,种红薯、土豆、芋艿,还有罗汉豆、毛豆、带豆等瓜果蔬菜……让自留地无空余之地,让自留地用到极致。
这春天种下的“五谷”和各种瓜果蔬菜种子,走过了春天播下的希冀,越过了夏天耕耘的繁茂,悄然来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登。正如《说文解字》所言:“秋,禾谷熟也。”而《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由此可见,秋天是满目的丰登,是收获的季节。
儿时的我,行走在老家那田野山间的秋天里,满目皆是丰收的喜悦。你看那一望无际的稻田,宛若“满城尽带黄金甲”般耀眼,一阵秋风吹过,稻田里掀起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金色稻浪。那沉甸甸的稻穗早已笑弯了腰,仿佛在欢迎农民伯伯的到来。此时,不免让人想起了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诗中展现出了一幅丰收的壮丽画卷。
自留地里的西红柿笑得有点羞涩,把自己的脸都涨得通红;成熟的向日葵不再面朝太阳,而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硕大的脸庞。还有那地底下的红薯、土豆,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愉悦,偷笑得连地面都裂开了“嘴”……它们都在诉说着各自丰收的喜悦。
B
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庄稼汉”,只是农民种的是“五谷”,工人种的是“产品”,军人种的是“平安”,教师种的是“知识”,作家种的是“文字”……
秋天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它就是满目的悲愁。
“伤春悲秋”是大多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爱生的“心病”和一种难了的情结。他们悲秋绝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其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仕途不得志,不免借物抒情以求自慰。故每逢秋风起、秋叶黄、秋雨落、万物枯,不免触景生情,悲愁从心中生,诗赋从悲中来。而先秦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则开启了古代文人悲秋的先河,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也。
古代悲秋诗词赋不计其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秋色赋》,记得当时读中学时,为翻译和背诵此文伤了不少脑细胞。欧阳修之所以写《秋色赋》,是因为五十余岁的他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改革艰难无望,故心情郁结,遂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慨。他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秋风摧折之悲凉,进而想到更容易被忧愁所困扰的人生,不禁发出“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之感叹,也是作者对人生维艰的深刻体悟。让我们再来看看现代作家峻青的散文《秋色赋》:“多么可爱的秋色啊!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悲喜之间,尽显欧阳修和峻青当时截然不同的心境。而最令人痛彻心扉的悲秋诗词,莫过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道尽了国破家亡、亲人离世后的人生之痛。
当然,古代文人也有赞美秋天的诗篇。如唐刘禹锡的《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宋杨万里的《秋凉晚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他们均不认同古人“悲秋”之叹,认为秋天不仅可爱,而且胜过春天。
C
而在我的心目中,秋天就是自在的悠游。
人生如同一年四季,但我已经度过了少年懵懂好奇的春天,走过了青年热烈奔放的夏天,现已来到了悠游自在的秋天。在我看来,悠游自在的秋天才是人生最美的时光,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始终用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态度对待,真好。
弹指一挥间,匆匆数十年。蓦然回首,我走过了花季雨季,在暖阳里的冬季到来之前,我的人生披上了秋日的“休闲装”,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记得梁实秋在《闲暇处才是生活》中写道:“在忙碌与疲惫中,寻找心灵上的闲暇与自处,匆忙中,悠闲那么可贵。用一颗闲适的心,来应对生活的繁忙与负重;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承担日常人伦的琐碎;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要看得开、看得透……”我想,这就是梁实秋眼里悠游自在的生活吧!
我喜欢慢悠悠的生活。就拿文旅采风来说吧,我不喜欢跟团旅游,因为在他们眼里,旅游就是在完成任务,他们领着游客,一个景点接着一个景点走马看花式地打卡“到此一游”,除了满身疲惫,旅游了个寂寞,回来啥也不知道。而“悠游”才是文旅采风应有的样子,正如我在悠游了“慢悠悠的乌镇”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快节奏工作时,别忘了孜孜追求慢生活,慢慢学会慢生活,尽情享受慢生活。”
秋天的美,在每个人的眼里各有千“秋”,或许它在你我眼前一晃而过,但却在你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