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框一共51.2公斤,都是商品薯的品质。”
10月20日,在奉化大堰镇后畈村的番薯试种园里,一垄“济薯17”到了收获期。扒开土层后,人们欣喜地发现,身形饱满的番薯“挤满”了藤条下方的空位,挖出的茎块一共有220个之多,总重量超过50公斤!以此测算,亩产可达2500公斤。
今年6月,奉化区浙东番薯研究所的专家叶士海,在试种园里种下了一株长30厘米的番薯藤,通过改良的定位结薯法,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这株“母藤”的枝叶就覆满了约1.5平方米大小的试验地。
今年,后畈村一共试种5个番薯品种,除了这次试种成功的“济薯17”外,还有“小香薯”“西瓜红”“紫晶香”“板栗薯”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目前均达成“一根藤出50公斤”试种目标,后续将陆续作为“主力队员”开始大规模种植。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改进定位结薯法技术,并试种了不同品种。通过改良种植方法形成了仓储式栽培方法。以‘济薯’17为例,通过这种栽培方法,今年首次突破了单株藤产量超百斤的目标。”和番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叶士海告诉记者,通过改良的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番薯产量的增长,也能让原本45天的结薯时间缩短到20天。“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让原本一季种植的品种,变为一年多季种植,从而增加了种植的经济效益,也把‘地藏粮、技藏粮’做到了极致。”
奉化大堰镇有五六百年的番薯种植历史。据悉,目前,全镇有13个品种、五六千亩的番薯种植规模。
作为一种适应性良好的粮食作物,番薯可谓全身都是宝。除了茎块可以直接成为主食之外,也能通过深加工制作出各种食品,收割下的茎蔓能作为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叶士海表示,目前,他们的仓储式种植技术已经成熟,除了在奉化、宁海等地推广外,未来还将向全国推广,进一步帮助更多地区提高番薯种植产量。
记者 黎莉 通讯员 李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