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知
傍晚,我提前到达了宁波站,等车。距离中秋节还有七八天的光景,车站外天空中的月亮还带着尖,亮得很低调。我匆匆进了车站,在大片的空位中寻找合适的安身之处。
车站中央的询问台是个好地方,我在旁边的一排空位上坐下。车站永远不会是安静的,即使是人流量不多的时间。我闭上眼开始犯困,眼睛一旦关闭,耳朵便开始感受着整个车站的一切声音。候车大厅像一个巨大的蜂箱,匆匆的旅人井然有序地到来和离开。
闭目养神的间隙,我赫然发现询问台的后方有一架黑色钢琴,这让见惯了车站中央摆放着新汽车或者各种厨具的我吃了一惊:这钢琴恐怕卖不出去一台了。转念一想又不对劲:哦!这架钢琴是用来弹的。我远远地努力看清了钢琴旁的告示牌,上面有四个字:公共钢琴。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热闹的街市中看见了一家书店,橘色的灯光安静地从门窗散出来,又像是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望见一座小岛屿……我静静地注视了一会儿那架钢琴,从它身旁经过的旅客不计其数,匆匆而过者似乎没有注意到有一架钢琴横在路中,发现有一架钢琴者会放慢脚步仔细看上几眼,形态似乎也在表示疑惑和吃惊……我有些失落,琴椅上空落落的,和那些新汽车、厨具并无二样。
离发车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不懂钢琴,更不太懂钢琴曲,可我却开始期待有人光顾那架钢琴。一对穿着白色衣服的母女一齐坐在了琴椅上,我注意到她们的时候是先听到了钢琴发出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不成曲调,小女孩试了几次都没能弹奏成功,显然是刚刚学琴不久。小女孩的妈妈在高音键上弹了几下,我听得出来,是《千与千寻》的主题曲,仅仅几秒钟就结束了。
那对母女离开后,一位穿着褐色短袖的中年男子缓缓靠近钢琴,一开始他站在钢琴的背面,左看右看,似乎在确认这是一架钢琴,他从左边绕到钢琴的正面,又是一阵短暂的打量……我一度认为这位先生是个懂钢琴的人,直到他坐在琴椅上,坐得板正,脸上是笑,可是他的双手迟迟没有放在琴键上,直到这位先生离开,他一个琴键都没有触碰过,只是在琴椅上坐了半分钟。他坐回到自己的女伴身边,说些什么我听不见,大概是谈论了几句钢琴的事情,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然后又笑了。我猜想这位先生是不是曾经有一个钢琴梦?不得而知。
很快,一位穿着紫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坐到了琴椅上,她的背后是她的父母。在双亲的注目下,小女孩有些紧张地弹奏起来,大概是弹了好几首曲子的开头,我只听明白了一首《一闪一闪亮晶晶》。女孩大概觉得自己弹得不好,从琴椅上站起来后就抱住了妈妈的手臂,一脸的害羞还未消散。
直到一个穿着绿色上衣的青年人沉浸地开始弹奏时,距离我的发车时间还有几分钟。在这几分钟里,青年人旁若无人地操纵着琴键,匆匆的旅人经过时,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青年人的身上,这时的主角是人了。琴声时而悠悠扬扬,时而欢快紧凑,几分钟里应该是换了好几首曲子来弹。青年人弹奏时,身边又多了一个白色衣服的青年,站一旁注视着,绿衣青年突然站起来跑向座位上,拿起背包跑向了检票口,白衣青年接着坐了上去,大概也是在弹奏吧!我也不得不随着黑压压的人群流向自己的检票口,我已经无法看见白衣青年弹奏时的样子,但耳后传来的似乎是隐隐约约的琴声……
我只好想象着:白衣青年之后又有无数人坐在了那架黑色钢琴上,旁若无人地弹奏着。
琴声生疏也好,熟练也罢,旅人匆匆,在起点和终点的中转站,有一架黑色钢琴,就显得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