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使用率极高的电子产品,如何尽快扑灭充电宝起火,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日前,海曙区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了一组小实验,来看看充电宝自燃后应该如何最快灭火。
充电宝起火,如何扑救有争议
近期,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消防”通报,9月9日6时许,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某小区,一居民家中客厅沙发上的充电宝自燃,继而发生爆炸,客厅被烧毁,2名人员被堵在卧室内。
梳理往日新闻,类似的警情着实不少。小小一个充电宝,威力如此巨大,如何才能第一时间将其扑灭?两个最常见的灭火工具:干粉灭火器和水,究竟哪个更可行?
喷射干粉复燃,用水一次搞定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实验模拟充电宝在明火状态下,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对火苗根部进行喷射,很快,表面明火熄灭。然而,喷射停止后3秒钟,明火发生复燃。消防员再次喷射干粉,明火这才彻底熄灭。
另一组实验模拟用水扑灭明火。充电宝起火后,呈喷射状燃烧状况,最高温度超过350℃。这时,消防员用一瓶纯净水浇了上去,明火很快被扑灭。10秒钟后,未燃尽的充电宝表面温度已降至85℃。3分钟后,温度已降至30℃以下。在此期间,未发生复燃和二次灭火情况。
对于“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这一说法,实验人员介绍,这一“知识点”主要是针对正在通电使用的电器而言,而充电宝是移动电源,很多起火都是在断电情况下,是可以用水扑救的。同时,锂电池具有持续放热的特性,且内部结构复杂,干粉灭火器反倒不易渗透进去,效果打了折扣。
警惕自燃预兆,掌握应对方法
“充电宝自燃的原因,无外乎内部电池问题、过度充电、使用环境温度过高、外部物理损坏、设计或制造缺陷等方面。”海曙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谢郑甬介绍,如果发现充电宝外壳鼓胀、异常发热或气体、液体泄漏等情况,就是即将自燃的预兆,必须迅速采取处置。
消防部门表示,使用充电宝务必注意:避免使用外壳破损的产品;避免存放在厨房、暴晒的汽车内等高温环境下;一旦充电宝起火,果断用水及时扑救。
记者 马涛 滕华
通讯员 董玉婷 陈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