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说去,我就一定要去?我有选择的权利。”
“你不去,以后就不要提任何要求,我不会满足你的。”
皓皓(化名)今年11岁,读小学五年级。上周末,皓皓和爸爸发生激烈冲突,起因是父母在周末安排了一次家庭聚会,但没有提前与皓皓沟通。
“真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皓皓妈妈在和记者讲述这件事时,不停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不愿意参加家庭聚会
事情发生在上周五。吃饭的时候,皓皓爸爸对皓皓说,周六和胡叔叔一家约好了,一起聚餐,让皓皓提前规划好作业。
皓皓爸爸与胡叔叔是同学,两人毕业后一起到宁波打拼,看着彼此成家立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那是你们要去的,为什么不提前和我说?”没想到这一举动引起皓皓的强烈不满。
“以前我们也是约好后,临时和他说一下就行了,没想到这次引来他这么大的反感。”皓皓妈妈说,父子俩越说越冲,最后皓皓放下饭碗,离开饭桌回自己房间,并狠狠地关上门,门把手也被震掉在地上。
“他爸爸气得想要冲进去揍他,还好被我拦下来了。”皓皓妈妈说,11岁的孩子,以前都是乖乖的,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后来经过沟通,皓皓妈妈才知道,皓皓周末已经约了同学一起打篮球。另外,皓皓觉得自己和胡叔叔家的女儿也没什么话说,小姑娘玩手机,可皓皓家这方面又管得比较严格,平时不让玩手机,往往给他准备一本书。
“你们大人聊的话我也听不懂,我就像个傻子一样地坐着,这种聚餐无聊死了。”皓皓事后吐露。
“小大人”追求平等
像皓皓这样青春期前期(10岁-13岁)的“小大人”,和父母发生争吵的案例不少。苗苗妈妈作为过来人,和记者分享了儿子读小学六年级时家里那段“唇枪舌剑”的特殊时期。
苗苗偏文静,也很听父母的话,苗苗妈妈甚至有点嫌弃儿子太没主见了。可在六年级那一年,一切突然变了。
“变得很会顶嘴、很会怼人,特别是当我们跟他讲道理的时候,我们讲一句,他回一句。我们讲十句,他回十句。我倒是还好,但他爸爸的性格比较执拗,两个男人的‘征服欲’上来了,甚至要打一架,比一比谁赢谁输。”回想起那段日子,苗苗妈妈哭笑不得,“现在想想,应该是孩子已处于青春期前期,自我意识觉醒了,渴望被平等对待,但我们家长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没有跟上。”
“当我们成为大人时,有时忘记了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又或者总是记得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而忽略了孩子与我们的成长环境已截然不同了。”苗苗妈妈说。
发现问题后,苗苗的父母及时调整了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不能跟他讲道理,这个时候,道理是讲不通的,更不能强势地用父母的权威逼他。比如在学习上,如果他不想学,我们要么换一种方式,用一点小智慧让他心甘情愿地‘上钩’,要么就选择退让。”苗苗妈妈说。
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娟是一个乖巧的姑娘,成绩也挺好。暑假里,老师布置的作业里有一项是读四大名著。小娟拿着《红楼梦》看得津津有味,翻了好几遍,《水浒传》却碰也不碰。小娟妈妈就拼命提醒,四大名著都要看。
“你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这些枯燥的东西我不想看!”小娟妈妈被气得“嘴角冒泡”。
“我如果向老师多打听一些情况,孩子就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没被尊重。”也有家长向记者吐槽,自己现在和老师交流都不敢让孩子知道。
小学就开始“叛逆” 孩子的青春期提前了?
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孩子的青春期是初中才开始的。小学就“叛逆”正常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鄞州区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郑聪丽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岁-19岁,分为三个阶段:前期(10岁-13岁)、中期(13岁-17岁)和后期(17岁-19岁)。数据显示,中国的女孩青春期平均开始年龄是9.7岁,男孩是11.3岁。
“这时候的孩子其实就是典型的‘小大人’,最典型的三大特征就是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但许多父母往往没察觉到。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家长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顺应孩子、理解孩子,努力保持沟通顺畅,做好孩子的后盾。”郑聪丽说,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必经过程,出现一些问题是非常正常的,这段时间常被称作“疾风骤雨期”。
郑聪丽表示,所谓“逆反期”其实是个伪命题,青春期不等于教育困难期、心理逆反期、亲子冲突期,家长不用过度放大问题,或者给孩子贴标签,要学会顺势而为。
“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有人都应该接受这个观点,把心放宽一点,把要求放低一点,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很可爱。”郑聪丽说。
非原则性问题商量着来 原则性问题有技巧地做
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余姚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郭梅花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从这两方面去做。
首先,家长在观念上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是家长眼中的“宝宝”,而是一个“小大人”。“小”,是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仍然需要大人的指导;“大”,是他们已经有独立意识,不愿意再被当做“宝宝”,他们觉得自己有分辨和判断能力,家长的很多指令他们不一定会“听从”了。
其次,要把握“度”——非原则性问题商量着来,原则性问题有技巧地做。比如,穿什么衣服,属于非原则性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一些规则、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属于原则性问题,比如,老师推荐了必读书目,孩子不想读,这时候家长就不能一味顺从,而是要有技巧地做。比如通过激发兴趣、分解目标、正面激励、解释重要性等方式,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去做。
“有时孩子确实会把我们家长气得七窍生烟,但家长一定记住,生气和愤怒甚至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孩子推得更远。”郭梅花表示,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是良好的关系,家长应努力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和支持。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用平和、耐心的态度与孩子交流,避免使用命令或指责的语气。
记者 万建刚 钟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