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一户都不能少!”

他牵头成立“为众慈善工作室” 带动志愿者助老

“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胡为众(左一)和倪亚裴看望高龄老人。

“姜阿姨,我们来看看你,陪你过中秋节!”9月16日,鄞州区首南街道和顺家园6幢居民姜强家中格外热闹。“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负责人胡为众和队员倪亚裴拎着月饼和鲜花上门,陪独居老人过节。

和顺家园是鄞州区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52%,80岁以上老年住户166人。居民当中,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及各类残障群体居多。7年前,老胡从一粥一面开始,服务小区及周边独居和高龄老人,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温暖老人的心,成为社区的“众家孝子”。去年开始,他牵头组建“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带动了一批志愿者加入助老行列。

小区的“温暖惯例”

一粥一面都是最朴实的祝福

2017年,老胡搬到和顺家园,天性开朗健谈的他经常下楼和居民聊天。闲聊中,老胡发现小区的高龄、孤寡老人特别多,他们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生活比较孤单。从那时起,他就冒出一个念头:力所能及地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

2018年重阳节前,老胡经常一个人在自家厨房忙活,制作各种口味的长寿面。有些老人喜欢吃甜的,他就在面里多放些红糖;有的老人营养不足,他就多打一个荷包蛋……

从准备食材到挨家挨户送面上门,他足足张罗了半个月,为小区59户独居和高龄老人送长寿面。当时,他一边干着外卖员的活儿,一边抽空给老人煮面。

从那年开始,重阳节送长寿面,成了小区的一个温暖惯例。“有的老人没有孩子,我就是他们的儿子。尤其是过节,我就多惦记着一点。一碗面而已,很方便的!”这些事,在老胡看来都不值一提。

“小胡真的比自己孩子还贴心,他真把我们老年人放在了心上。年年不落,这不容易呀!”这样的“举手之劳”,让查时珍老人感念至今。

重阳节的一碗长寿面、岁末腊八的一份暖心粥……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老胡却一直在坚持。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他组建助老团队跑楼“接单”

在和顺家园,说起老胡,很多老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七年如一日行善,影响了小区很多人。起初,重阳节送长寿面时,大家一起帮忙搭把手;腊八节时,大家一起煮粥。慢慢地,做好事的热心居民越来越多了。

去年2月,胡为众牵头成立社区助老助残工作室——“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众就是服务群众,恰如其分。工作室的成员,从最初的7人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22人,平均年龄66岁。

成立初期,工作室有些冷清,打进热线电话预约服务的居民并不多。知名度没打开,成天闲坐“冷板凳”的滋味让老胡犯了难。

他索性用传统的“跑楼”方式,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一个月接力“跑楼”,效果不错,工作室接到了很多“生意”。

根据辖区老人的需求,老胡给工作室列出了多项服务项目,包括跑腿代买、陪同就医、公益理发、临时救急、缝补义务、管道维修等。

“要把我们的服务送到每一户有需要的居民家中,一户都不能少!”老胡有一本服务记录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服务时间、对象、事由、服务人员等基本信息。

家住和顺家园10幢的吴瑞娣老人,因中风偏瘫一只手无法动弹,每到换季需要及时上门为她更换当季床被和衣物;16幢的查时珍患眼疾一个人独居,需要时常关心老人的一日三餐……小区里许多特殊居民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风雨季、寒潮天,他们为腿脚不便的老人跑腿买菜;酷暑时节,他们根据不同居民的身体情况为居民定制健康茶饮;上门理发、敲门问安……这群志愿者早就把暖心服务融入到了365天的日常。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王静远 王茜 文/摄

2024-09-18 “把服务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一户都不能少!”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5525.html 1 3 他牵头成立“为众慈善工作室” 带动志愿者助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