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江月

冰淇淋自由

□丹 虹

今年夏季特别热,老天动不动就发高烧。从前听广播天气预报说明天最高温度32℃,那已属不寻常。可见地球显著变暖。

夜幕降临,出门仍感到火热哒哒滚,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大蒸笼。我边走边开解:就当桑拿浴,出出汗也好。可一进超市购物,走过冰柜就忍不住停留。冷气拂面很爽,顺便浏览玻璃橱窗里各种品牌的冰淇淋,想起前不久巴黎奥运会期间,莫言在公众号上的幽默形象,见他手举一个蛋筒冰淇淋,上面写:当不了火炬手,可以举个冰激凌……

冰淇淋?冰激凌?若是以前在报社做编辑时遇到这两种混杂的,就又要进行统一了。你不留神,遇上认真的校对也会捧着《现代汉语词典》给予选择,因为词典上两个都有,指的都是同一种食品。而在我新买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的第七版《辞海》上,已简化成一个:冰淇淋,亦译冰激凌。英语ice cream的音意合译。

从市面上看,似乎已约定“冰淇淋”。那晚从超市出来去面包专卖店,见冷饮橱窗上陈列的各种牌子包装盒上也都写冰淇淋。可见行业在名称书写上也在作统一规范。

想起首次吃那玩意儿,自己可谓洋盘。那是恋爱时期,夏夜两人一起闲逛。路过镇海电影院旁的冷饮店,他说:“吃个冰淇淋吧。”然后,我在外面摆的小桌边落座。一会儿,他端来两只冰淇淋球,各自用白色的小瓷盆装着,上面放有小勺子。我接过,心里奇怪:就一只?记得自己从小到大正月初一吃汤团,三岁吃三只,四岁吃四只,五岁吃五只,长这么大,还从没人只给吃一只的,尽管这个冰淇淋球是比汤团大了些。可当我低头咬进一口时,瞬间人就蒙了,那嘴被冻的“刺激”绝对不亚于吃汤团被烫的感觉。我秒速囫囵而出,暗自瞟向对方,只见他很绅士地一小勺一小勺地剜着,才神会那东西需要精致以待。

甜蜜时光是应该慢悠悠地过。回想自己冷饮史有点局促,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小时候跟父亲去大众食堂喝柠檬水,那时候上店堂吃冷饮算是体面的事。店里的冰镇货有酒酿圆子、绿豆汤,还有柠檬水,就是汽水加柠檬汁。父亲买了简单的柠檬水,让我们站在原地喝,即在售卖窗口处端个碗现盛现喝。对他来说,陪小孩上冷饮店已是特例了。除了职业,父亲就痴迷看书,有时听他坐在写字台前念毛经似的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到饭点,祖母什么都准备好了喊吃饭,他才下楼。在别人看来他个性古怪,于其来说或许是丰富的独处。天下父母各有各的不同,与孩子也各有各的因缘。

那时他年轻,按照三十而立标准估计自己各方面都没整好,偶尔兴致来了领小孩去喝冷饮,似带有某种作为父亲身份的情绪价值。晚上,大众食堂又没大众,一张张桌子都空落落的,如果坐在长条凳上慢慢来该有多好。他自己不吃,站着干等的辰光就显长,便忍不住催说快点。于是,我们捧着碗“咕嘟咕嘟”地喝完,额头却已冒汗。

穿过牌楼,走过大教场,到老镇海中学门前转弯,回家的路还有一半。我途中回味尽是怅然,味蕾都没张开,柠檬水已从喉咙而过。那还不如在家吃绿豆汤呢!可冷饮稀罕的就是冰爽感。古时候冰属于珍贵之物,是供王室贵族祭祀和消夏之用。周代专门由称之为“凌人”的官吏掌管与冰相关的事宜。《诗经》中有描写采冰、储冰的劳动场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即夏历十二月采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

宁波作为沿海地区,因渔业保鲜需求,从前甬江岸就有很多类似的冰窖。对此产业,清鄞县人李邺嗣有过写照:“鱼鲜五月味偏增,积冻中舱气自凝。未出洋船先贵买,几家窖得一田冰。”前几年去冰厂跟遗址参加活动,看到像金字塔一样的茅草屋,曾经童年之谜得以实景阐释。小时候我们居住之地,有不少渔民,每当夏天外洋队渔船到时,明堂里的小孩们很兴奋,因为可以吃冰了。挑箩夹担回家的人高兴地屋前屋后分着捕捞来的海货,当拎起一条条银光闪闪手掌般阔的带鱼,那些抖落的碎冰便被孩子们捡起放入碗里,冷水冲一下,用糖和醋拌着吃。我边吃边想:五花六月这冰从哪里来的?就像疑问棒冰为何在大热天还要棉被捂着。可那时不作兴十万个为什么,有吃已蛮好了。

当然,自己乱搅拌的天然冰总没有经调料制作的冷饮好吃。而棒冰是童年最普遍的渴望,听到有穿街走巷背着箱子的人叫卖,刚好大人们开恩,一群小孩便捏着角子奔出去,大声喊着“等等、等等”,生怕卖棒冰的人走远。记忆里,读小学的有几年暑假是吃棒冰最集中的日子,因为学校每年组织看京剧样板戏,9场电影,每场3分钱,共2角7分,多数家长都会满足孩子。至于买棒冰的钱则时有时无。我基本都是祖母给的,她翻开皮夹掏角子,给4分的就买支白糖棒冰,有一只5分硬币的,就可以买绿豆或赤豆棒冰了。有时落空,两边邻座同学刚好棒冰吮吸得“呲溜呲溜”响,好在中心思想是看电影,抱朴守真,银幕上《沙家浜》在“智斗”,尽管这片子看了又看,唱词听了又听,还是为阿庆嫂捏着汗。

人的记忆储存也是奇怪,从前遗憾的反而留下深刻印象,而曾经满足的却轻易忘了。后来冷饮林林总总,什么马迭尔、哈根达斯也尝过,可它们都融化在一起,我已分不清彼此的温柔与甜蜜。

前几年,有次去餐馆吃饭,点了一道叫“红豆刨冰”的甜品。冷雾缭绕中,只见高耸的冰山上覆盖着绵密细腻的红豆沙,大家用调羹掏着品尝,那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其实,溯源这般冷冻美食,古人早就有所追求了。唐朝时有一种名为“酥山”的甜品很受人喜爱,它是由乳酪、冰、蜂蜜等材料制作成的。当乳酪加热至近乎融化状态,然后滴淋在器皿上,造型成小山后放入冰窖冷冻。这已经和现代制作冰淇淋的方法很接近了,所以被视为冰淇淋的雏形。

这个夏天我尝试过几次自制冰淇淋,起因是偶尔看到一个相关小视频,刚好外孙来家里,和小朋友玩总要搞点花样。于是,从淘宝上买了打蛋器、玻璃盆碗、电子秤量勺、冰淇淋专用冷冻盒、挖球器等系列设备,像准备科学实验似的。4岁不到的小朋友显然还不能动手做,而我虽兴致勃勃,但对机械化操作却懵懂得很,孩子只能叫外公来帮忙。说是帮忙,其实整个过程都是他在操作,我只拿着一张纸念上面记录的步骤:

两个蛋黄加20克白糖,打蛋器搅动到发白状态。

50克牛奶加热不需要沸腾,出小汽泡即可。

把打发好的蛋黄倒入牛奶,加入食用盐0.5克,将这些材料都搅拌均匀。打开火慢慢熬,持续加热到粘稠状态关火。

准备好200克淡奶油,10克白糖,低速打发到体积变大,呈粘稠状态。

把放凉的鸡蛋糊放进去,二次打发好的状态是光滑有纹路的……

当然,自己发起搞的项目对质量要把关,我在边指导的同时,边检查着每一个环节所达到的效果。可百密一疏,就最后一道程序时出了偏差。原本把切好的芒果块直接放入拌匀,然后倒进冰冻盒放入冰箱速冻就可以了。我却误导他再次用机器将芒果和在一起作总打发,结果因水分增多不仅把身边人溅成大花脸,而且等4小时后取出来享用,口感就没那么细腻了。但是,总归是名副其实的芒果冰淇淋。

有过第一次试验,第二次就熟练多了。我还调整了配方,少放点糖,把芒果改换成放奥利奥饼干碎末,很有巧克力冰淇淋的风味。小朋友说好吃,大朋友也说好吃。

现在吃冰淇淋是自由了,但世界上似乎没有绝对的自由。就像冰淇淋,你也可以写作冰激凌,可在同一篇文章中总得遵守约定的规范。如同莫言在公众号上也没忘提醒:冰激凌好吃,但不宜贪多。

2024-09-15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5108.html 1 3 冰淇淋自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