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小鲵与肥螈

秉志肥螈成体

义乌小鲵成体

□张海华 文/摄

我们知道,大鲵的俗称叫作“娃娃鱼”,其体长可达80厘米左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而外形与之相似的蝾螈、小鲵却要小很多,它们的体长通常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很少超过20厘米。因此,很多人把它们称为“小娃娃鱼”。

在宁波有野生分布的“小娃娃鱼”目前所知共5种,即镇海棘螈、中国瘰螈、东方蝾螈、秉志肥螈与义乌小鲵。这5种都不常见,其中最珍稀的,当然是鼎鼎有名的镇海棘螈。有趣的是,在镇海棘螈的分布区域内,至少还有义乌小鲵和秉志肥螈栖息。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义乌小鲵和秉志肥螈。

义乌小鲵 与棘螈同处溪沟

镇海棘螈,为宁波特有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义乌小鲵,则是浙江特有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在北仑柴桥,这两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稀有两栖动物,居然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这实在是令人称奇。

早在2015年12月,我跟随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王聿凡等人,就在义乌小鲵的最早发现地,即金华义乌的一个山区水塘里,见到了它们。当时,正是义乌小鲵的繁殖季,成年的小鲵从陆地进入水塘,开始产卵。为了观察方便,我们把水中的小鲵临时捞了上来,拍完后随即放生。我看到,义乌小鲵的成体体长超过10厘米,在阳光下身体呈黄褐色,皮肤光滑,体表密布灰白的细碎花纹,同时体侧具有明显的肋沟。

之后很长时间,我一直认为义乌小鲵的繁殖场所是山区水塘,而不是溪流。今年春天,当我得知在柴桥山区的溪沟里也有义乌小鲵的时候,非常吃惊,以为那是不大可能的事。

5月下旬,我到柴桥深山中夜探,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人拿着手电,也在溪边查看。当时我想,莫不是遇到了夜拍爱好者?走近一看,没想到是我认识的朋友——同为自然爱好者的松林老师,与其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那天晚上,他身穿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马甲,和妻子一起在那一带巡查。他说,他经常和爱人一起来这里巡查,怕不法分子来此盗猎。

跟着松林,我踏入溪沟。由于较长时间没有下大雨,溪中水流不急。在松林指点下,我很快在水流很缓的地方发现了义乌小鲵的幼体。这些小家伙体长只有3-4厘米,头部有丝羽状的外腮(这是它们的呼吸器官),身上有很多黑褐色的苔藓状斑纹。这种斑纹与溪中石头、水中落叶的纹路十分相似,因此具有较好的隐身效果。松林说,再稍微过段时间,大部分小鲵幼体就会上岸,以后就在陆地上生活。

是的,义乌小鲵的习性就是这样,上岸之后,它们活动于森林中的疏松的泥土中,或潮湿的石块及落叶层之下,故很少在地表见到它们。倒是偶有新闻报道,说农民在翻垦土地时,居然一锄头下去挖出了一条“四脚怪鱼”,经专家鉴定方知是义乌小鲵。要到秋冬繁殖季节,成年的小鲵才会再次入水,进行交配、产卵。顺便说一下,镇海棘螈的习性与之不同,棘螈的幼体(或者说亚成体)一旦上岸,就永远不会再下水。

松林还告诉我,就在这条溪沟中,他还见到过出来觅食的镇海棘螈。有趣的是,镇海棘螈与义乌小鲵“同地栖息”,最早的发现记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5年,浙江自然博物馆的专家蔡春抹(注:正是蔡春抹先生于1978年在柴桥再次发现了镇海棘螈)将在义乌发现的小鲵定名为“义乌小鲵”。1987年,专家在柴桥也发现了义乌小鲵。

秉志肥螈

遇见率最高的“小娃娃鱼”

作为浙江特有种,义乌小鲵仅分布在浙江少数地区。而在宁波境内,据我所知,目前已知的分布点只有两处,除了北仑柴桥,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象山县涂茨镇的海边,后面一个分布点是由宁波著名博物学家林海伦老师于2019年1月偶然发现的。

相对而言,秉志肥螈则在浙江全省广为分布,在宁波各地山区均有可能见到。因此,较之于镇海棘螈、义乌小鲵,秉志肥螈在野外遇见率要高太多了。

秉志肥螈,为蝾螈科肥螈属的两栖动物,是为了纪念秉志先生而命名的。秉志(1886-1965)是著名动物学家、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

秉志肥螈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全长可达16厘米左右,皮肤光滑,腹部有橘红色的斑点,宽大的尾部也具有橘红的边缘。可以说,秉志肥螈是宁波的几种“小娃娃鱼”中个子最大、颜值最高的一种。

多年前,我就见到过秉志肥螈。它们喜欢栖息在水流平缓、底部多砾石的清澈溪流中,白天常隐伏在水底或躲在石下休息,晚上比较活跃,在水底缓慢爬行觅食,主要捕食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

通常,在某段有秉志肥螈分布的溪流中,一次性只能见到两三条。不过,今年7月的一个夜晚,我在某条溪流中发现二三十条秉志肥螈,数量之多,是我个人所见的最高纪录。这可能是因为今年夏天宁波持续高温少雨,很多溪流的水量不足,只有那些溪潭中尚有较多的水,因此使得秉志肥螈聚集在一起。

那天,我带着可在水下使用的小相机与手电。我把手电放到水下作为光源,然后用相机抓拍秉志肥螈。起初,在我入水拍摄的时候,它们还会退避一下。不久之后,它们就适应了我的存在,开始自由自在地活动,还不时浮到水面上冒个泡,换口气之后把尾巴一甩,就又潜到水下了。

那天运气很好,我还发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秉志肥螈的幼体。这些小家伙呈黑褐色,体长只有两三厘米,在水底的石头表面上活动。跟义乌小鲵的幼体一样,它们的头部具有丝羽状的外腮。

后来,最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当时,我正把手伸到水下拍照,有一条秉志肥螈居然大大咧咧地游了过来,先是趴在我的手上,然后干脆趴在了相机上,探头探脑,好像是在看我如何拍摄它的同类。这真的是非常奇妙的体验!

最后说一下,各种“小娃娃鱼”对栖息地的水质要求很高,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水质和环境质量监测的指示动物,同时在科研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理应得到好好保护。但是,我以前到外面旅行的时候,曾在不少地方(主要是山区的旅游景点)见到有人抓了蝾螈来卖,也有人将它们当作宠物饲养。殊不知,国内的野生“小娃娃鱼”是受法律保护的动物,擅自捕捉、饲养、买卖均可能触犯法律。因此,如果我们有幸在野外与它们相遇,那么只要观赏、拍照即可,就让它们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吧!

2024-08-30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2297.html 1 3 小鲵与肥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