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夏日惊喜

福建小叶春蜓

福临佩蜓

中华怪螳

这个夏天,宁波真的是热浪滚烫,动辄就是逼近40摄氏度的酷热天气,而且持续天数甚多。在这样的“‘烤’验”下,在野外待不了多久就会觉得受不了。因此,最近我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而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晚去拍照。好在最近的运气真的不错,接连拍到了不少有特色的昆虫,可谓惊喜连连。

1

拍花偶遇美丽蜻蜓

在上一期的晚报“博物”专栏中,我写了一篇《三伏天里的大百合》,讲的是在北仑柴桥山中拍摄荞麦叶大百合的故事。其实,在寻花过程中,我还有重要发现,那就是:在短短的一段溪流中,我见到了两种以前从未拍到过的蜻蜓,其中一种还是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

7月中旬的一个清晨,我来到柴桥,在溪畔换上雨靴,然后只带了一只装着广角镜头的相机,进入溪流。由于溪畔都是茂密的森林,连条野径都没有,因此我只能直接溯溪而上。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去看看荞麦叶大百合开了没有,因此没有携带沉重的长焦镜头。

由于有段时间不下雨了,这条小溪中的水很浅,只有若干小水潭里还积着数汪清水。进去没多久,我就看到,有只鲜绿的蜻蜓在眼前的一个水潭上空飞行。当时,我虽然对它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可以肯定自己以前从未在野外见过。这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蜻蜓,复眼为绿色;身上多绿斑,那种绿色接近苹果绿,在阴暗的森林中显得特别鲜艳。它的行为也与普通蜻蜓不同,并不随性乱飞,也不停歇在某处,而是始终在小水潭上空飞行,常在空中悬停,然后一个急弯,飞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又悬停一下……如此周而复始。这种独特的飞行方式,倒很像溪中游鱼:先往前快速游一段距离,然后在一个急停之后,又一甩尾巴,以一种飘逸的姿态游往远处。

正当我凝神观察它的时候,忽然,又一只我没见过的大型蜻蜓闯进了这段溪流。后者比前者大一号,身上的斑纹为鲜黄色,也十分显眼。它以直线飞行为主,大致在某段溪流的上下游来回巡飞,有时也会飞到前者“巡航”的水潭上空;不过,这两架微型“战机”各飞各的,并不冲突。

可惜啊可惜,我没有带长焦镜头,根本没法拍它们,只能在一旁看着干着急。一周后,我和女儿以及博物画家徐洋,再来拍花,那天倒是特意带了长焦镜头,却没见到蜻蜓,十分遗憾。

7月底,不死心的我又到了柴桥,进入溪流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这次终于天遂人愿,再次看到了那只美丽的绿蜻蜓。它还是跟上次那样,在水潭上空兜圈飞行。这条小溪处于大树遮蔽之下,且时间又已接近傍晚,林下光线之阴暗可想而知。好在我不仅有长焦镜头,还特意带了闪光灯。在高速闪光的加持下,我终于顺利抓拍到了它(主要是在悬停这一瞬间)。现场回放照片,发现它的腹部呈狭扁状,这特征也与很多常见蜻蜓不同。当时我就猜,它很可能是“福临佩蜓”。回家后一翻图鉴,果然没错!这蜻蜓的名字寓意可真吉祥。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在北仑九峰山拍到过这种蜻蜓,我见过照片,印象很深,怪不得前些天初见时觉得眼熟。福临佩蜓生活在山区林中小溪附近,喜欢在早上或傍晚巡飞,故平时难得一见。

顺便说一下,7月中旬所见的那只大型蜻蜓,那天我也看到了。只是可惜,再次见到时,它翅膀平展,漂浮在水面上,已经死了。我把它带回了家,经比对,确认这是一只雄性的福建小叶春蜓。用尺子一量,发现其体长为8厘米,翅展宽度达10厘米。在宁波,很少有蜻蜓比它更大——我所知道的只有一种,即巨圆臀大蜓,后者体长在10厘米左右,翅展宽度可超过12厘米。

2

隐身于树皮上的

“蚂蚁杀手”

如果说上述两种蜻蜓在宁波还只是“较少见”这个级别的话,那么接下来要亮相的小虫,就完全可以说是本地“罕见”昆虫了——甚至,我有很大把握说,它属于宁波昆虫新分布记录。

它是一种螳螂,一种颠覆了普通人对螳螂的常规印象的螳螂。而且,有趣的是,那天首先发现它的,不是我,也不是哪位昆虫达人,而是一个还在读小学的女孩子。

故事要从8月初的一个周末晚上说起。那天晚上,我带小朋友们在东钱湖畔夜探,寻找在夜晚活动的昆虫、两栖爬行动物之类。活动快结束时,忽然有个女孩说:“老师,树上有只奇怪的虫子!”我走过去一看,第一眼并没有发现任何昆虫。后来,女孩用手指点了一下,我才看到它。天哪,就在灰褐色的皱巴巴的树皮上,贴伏着一只同样是灰褐色的扁扁的虫子,其身上的斑纹跟树皮简直一模一样,具有极好的隐身效果。

“啊,这是一种螳螂,一种很少见的螳螂!”我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是的,要不是我平时经常翻看昆虫图鉴,当时我恐怕也不会认出那是一种螳螂。

“啊?不会吧,这竟然是螳螂?一点都不像啊。”其他人都好奇地围上来观看,并一致认为这不像螳螂,倒更像是蟑螂。有人还问:“螳螂不是都有一对‘大刀’(指最前面的呈刀状的捕捉足)吗?如果这是螳螂,那么它的‘大刀’在哪里?”

是的,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螳螂是一种中到大型的昆虫,老是挥舞着一对犹如利刃的前足,一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成语“螳臂当车”就很好地描述了这种形象。

可眼前的那只螳螂,长相怪异、非常微小,体长只有2厘米多一点,而且根本看不到那对捕捉足。后来,我从侧面拍了照片,并展示给大家看,人们才看到,原来它也是有一对捕捉足的,只不过当时呈折叠状,处在身体下面,故看不清。

回家后,我马上翻图鉴,确认这种微型螳螂的名字叫“中华怪螳”。这名字倒是取得挺合适,看来昆虫专家们也认为这种螳螂很“怪”。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中华怪螳其实分布挺广的,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地均有记录。不过,在华东地区,除南京有稳定的可观察种群以外,其他很多地方都只是零星记录。据说,中华怪螳主要吃一类名叫举腹蚁的蚂蚁。举腹蚁是蚁科的一个属,在树上活动。而中华怪螳正是通过极好的保护色,隐身于树皮上,这样既可以躲避小鸟之类的天敌,也方便伺机捕食路过的蚂蚁。

在宁波有分布的螳螂并不多,早年为大家所了解的只有中华大刀螳、广斧螳、中华斧螳、棕静螳等寥寥数种。据报道,近10年来,宁波的博物学家林海伦老师在象山、宁海等地陆续发现了丽眼斑螳、浓装眼斑螳、透翅眼斑螳等本地罕见螳螂。而此次在东钱湖畔发现中华怪螳,算是为宁波的螳螂名录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2024-08-18 □张海华 文/摄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9852.html 1 3 夏日惊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