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非遗 见证了古人 最纯真、最古朴的“活法”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

宁波先民数千年生活智慧的结晶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所代表和反映的中国南方建筑工艺技术和文化传统起源早、传承清晰有序、影响广泛,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仍有很强的生命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见证了近40年浙江考古发掘整个历程。他也曾多次带队主持、发掘河姆渡遗址和井头山遗址。

孙国平接受采访时表示,特别是木构建筑的核心技术——榫卯结构技术是中国传统建筑乃至东方木构建筑体系的灵魂,即使在现代钢结构的大型建筑里面,仍有着榫卯技术的智慧和原理。

“这个榫卯技术,也是中国所有传统木质家具制作的核心工艺,在宁波的千工床、万工轿这样的华美家具中体现得最明显。”

在考古工作中,孙国平发现,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聚落遗址——田螺山遗址中,出土了六七千年前的木桨和独木舟模型是水上航行技术的早期实证,也一直是宁波、绍兴、嘉兴这样的江南水网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此外,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六七千年前的漆器、木雕、象牙雕刻等艺术珍品,也是宁波地区传统家具雕刻、泥金彩漆等工艺技术的最主要源头,骨木镶嵌技艺也是从此传承而来。”孙国平表示,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漆木器,是宁波地区传统红木家具源远流长的证据。

宁波非遗在起源、传承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对当代的非遗传承人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孙国平表示,当代宁波的很多“非遗”项目,有不少是在中国和世界上起源最早、传承最清楚的传统文化精华。

“这是宁波先民数千年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宝贵依托和不竭动力。”孙国平认为,代表宁波历史文化之源的河姆渡文化、井头山文化的考古工作,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需要新一代考古人在之前50年探索的基础上,不断追寻、追溯和追问。“在已公认和公布的宁波‘非遗’项目中,应该进一步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宣传好,作为我们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宝贵依托和不竭动力,成为活态的、全社会的非遗。

穿越数千年,宁波非遗仍然熠熠生辉。

孙国平说,宁波不少非遗项目的工艺、技术、智慧,仍可以应用到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建筑设计、装饰;服装设计;生活器具造型设计;甚至精神生活方式等等。“古人的文化、传统的文化,说到底就是古人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领悟到的最纯真、最古朴、最有生命力的生活智慧,最直白的说法就是‘活法’。”孙国平说道。

从此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名扬天下,被公认为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里程碑。历经50年,围绕河姆渡文化的考古仍在持续,一系列重大发现向世人展现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相关链接

据记者了解,宁波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项、省级10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6位、省级101位,已命名市级非遗项目六批372项,认定市级非遗保护单位396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2名。正如孙国平所说,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会让宁波的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记者 施代伟 实习生 瞿含茵

2024-08-15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9431.html 1 3 宁波非遗 见证了古人 最纯真、最古朴的“活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