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话筒,对着视频里播放的5部动画片的片段,为里面的16个角色配音。这16个角色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几乎和原声带一模一样。而台下的小观众们都已经惊呆了,直到表演结束后很久才像是突然惊醒过来一样拍手叫好。
8月3日,海曙区西门街道北郊社区举办了一场“声音的魔法——探秘配音王国”活动,应邀而来的配音演员邵亦琛的这个表演一下子抓住了小观众们的心。更让小观众们疯狂的是,邵亦琛竟然是动画片《神笔马良》中马良的配音演员。
六年级开始自学配音
大学开始中文配音
邵亦琛表演的5个动画片的片段分别是《蜡笔小新》《冰雪奇缘》《哆啦A梦》《神笔马良》和《海贼王》,里面出现的角色包括了小新、正男、爱莎、安娜、机器猫、大熊、马良、旺田、路飞等16个角色。在现场,邵亦琛一气呵成地说出了他们的台词,仿佛化身成为那16个角色。
“我受到姐姐的影响,从六年级开始就喜欢看漫画。”1991年出生的邵亦琛说,她觉得动漫里面的配音都很好听,就开始模仿。为此,她还拿来妈妈的录音机和废磁带,偷偷躲在被窝里录音。听着自己稚嫩的模仿从录音机中传出,再对比原片一遍遍改进。
因为当时看到的都是日本动漫,所以她也用日文重复角色的台词。为了让自己的日文配音更加纯正、专业,中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她报名参加了日语培训班。
那个时候,网上可以有自己的主页,并上传自己的作品。邵亦琛的第一个作品是《黑执事》的夏尔。“我一遍一遍地去模仿那个声音。为了接近那个发音,我闭着眼睛练习。一句话可能没有几个音节,但是我可能会说上二三十遍,直到接近那个音区的位置。”
这次“触网”,让她收获了一片好评,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朋友们一起交流配音的经验,其中的乐趣令她无法自拔。
直到读大学的时候,她第一次接触了中文配音。“学校举行了一场配音比赛,我就报名参加了。”她为此又去参加社团,学习中文配音。这时她才意识到,她的普通话竟然不标准。
她开始不断练习,哪怕是日常生活中讲话也是绷紧了一根弦,时刻注意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她还不断地听前辈们的配音作品,不断模仿。
第二年,她的中文配音实力大增,再次参加配音比赛的时候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被作为评委的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老师们看中。“那个暑假,我报名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一个配音集训。”这个集训让她的配音功底有了质的提升。此后,看到适合她音色的角色,老师们还会请她前往试音。
获得配音大咖赏识
为多部动漫角色配音
2013年,她突然又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是有一个动画片的主角很适合她。她抱着希望,但又忐忑不安地过去试音,却被导演一耳听中。就这样,她成为了《神笔马良》中马良的配音演员。
“这是一个原创的角色,语气、情绪都要靠我自己揣摩发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那次录音在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录音棚里录制。导演詹佳在棚外的台灯下边监听边指导,而她则需要长时间处于小男孩的声线,这就相当于让声带长时间处于摩擦变形状态。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对邵亦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幸运的是,她成功通过了这次挑战。第二年,这部动画片就在全国上映了。
有了“马良”打底,邵亦琛的配音生涯走得更加从容。国漫《雄兵连》里的“天使彦”,则给她带来了更多收获,更带来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粉丝。“‘天使彦’这个角色也解锁了我的一个新的声线,因为这个角色我基本是用自己的本音去配的。”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出色演绎,让这个角色在剧情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后来几季更是几乎成为了女主角之一。
现在,她的15万名粉丝几乎每天都有几十条私信发给她。他们有的想请邵亦琛录一段声音作为起床闹铃的音乐;有的则向她倾诉,希望她用“天使彦”的声音来给自己激励……“如果能用自己的声音带给粉丝力量,我肯定非常乐意去做。”
对于未来,邵亦琛希望能继续去配一些原创的作品:“我会珍惜每一次的配音舞台。声音就是对角色的再创作、对人物的再勾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声音给了人物新的生命。”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丁雷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