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犹太人”一样的宁波帮
1868年11月19日,李希霍芬坐船离开宁波前往舟山,再次到来则是在1871年6月13日,他希望能够从宁波前往天台。
这次来,他依然对漫步宁波城有着莫大的兴致,观察更加细致,原因是“从上次来至今,我对中国已颇有了解,这次正要以别样的理解力审视其细微之处”。
他花了很多笔墨去记录他所观察到的“宁波帮”。——“宁波曾是福建和北方(上海、山东和天津)之间贸易的航运中枢,这一地位因汽轮航运的出现丢掉了。然而即便是现在,宁波的商业也并不逊色,兴旺的各种手工业,无论家具、木雕,还是席子或珠宝首饰,都很有名。”
——“宁波人在上海的影响是很惊人的。船帮和水手绝大部分都是宁波人,而在上海做小买卖的宁波人更多,这帮人就跟犹太人似的。广州的商人爱做大买卖,要价跟欧洲人一样高;宁波的商人则自足地做着小买卖,敛取薄利。许多宁波商人做买办或船舶补给商,很受欢迎。上海的宁波人共计约有40000人,几乎都生活在这座欧式的城市里。上海人似乎根本就比不上宁波人。”这也是外国学者对“宁波帮”商人极早的一份描写。
在宁波城转悠的时候,李希霍芬这次还特别留意了这里的艺术,注意到街边众多的画坊,“制作的是中国人常爱挂在房间墙壁上的卷轴画”。
李希霍芬看到的画坊有三四十家之多,但都是照着模板画。“都是些14岁至18岁的少年,在薄薄的纸上用精致的线条描出垫在纸下面的模板的轮廓,之后交给一名画师给衣服着色,另有一名画师给人物面部着色。原画似乎常是早些时候的佳作,但由于被多次描摹,这些描摹之作随后又被反复地用作继续描摹的模板,以致最后形成的作品比诸原作已经走形。另有一些商店专事裱画,让人叹为能事。”
李希霍芬的形容,与宁波车轿街、石板巷一带出口到国外的商品画,面貌是一致的。
3
雪窦寺与千丈岩
可能因为上次去鄞江桥印象太好,到宁波的次日凌晨4点,李希霍芬再次雇船前往鄞江镇,并从那儿翻山越岭前往雪窦山。
李希霍芬对雪窦山早有耳闻,也看过早期国外旅行者对那里的形容,心向往之。在他的印象里,“那是上海的旅行者最爱去的地方,因为从上海出发两天的行程范围内找不到这么罗曼蒂克的好山水。”
前往雪窦山的路上,李希霍芬记录地质变化与植被甚详,体现了一位地质学家的专业素养。在当晚7点,他们一行人终于到达雪窦寺。而让他深感意外的是,在这间寺庙过夜的价钱“竟然跟在欧洲大都市的头等客房里一样高”。
李希霍芬在雪窦山留下许多精彩的记录。“(雪窦寺)一大引人入胜之处就是周围有许多小型的瀑布,人可以在瀑布下沐浴,瀑流的大小还可以自选。令寺庙真正扬名中外的是周围众多大型瀑布,最著名的那条是雪窦山谷盆地中的小溪汇聚成一条大溪,然后从125米高的玢岩峭壁上飞流直下,从山上远眺,格外美丽。这条瀑布实在是美如画境,植被丰茂而多花。”提到的无疑是千丈岩。
李希霍芬一行走到瀑布下,而后沿着这随山势而下的瀑流走到亭下村,从那里坐竹筏到江口,继而换乘小船,开启前往天台的旅程。
第二次,李希霍芬在宁波一共停留5天。和其他旅行日记不同的是,他始终对宁波石质有很细致的观察记录,更多帮助读者从一位外国地理学家的角度了解晚清宁波的风土人情。您也可以通过阅读中译本,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