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位昆虫少年如此热爱自然,为探索自然、保护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看到宁波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精神传承。”
7月16日上午,“昆虫少年·今天我发布”探索自然专场发布会现场,“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之子童时中特地发来VCR点赞宁波昆虫少年。
从蹲在路边观察一只螳螂、一只蜗牛、一只蚂蚁开始,宁波昆虫少年施则行、李於言和褚南钦推开昆虫世界的大门,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在他们身上,看到“热爱”的具象化表达,目睹自然科学精神的萌芽,认识到培养兴趣爱好对激发孩子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童时中还以“水滴穿石”的家训勉励宁波昆虫少年:“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探索奇妙的有趣世界。”
本次活动由宁波市新闻办主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承办,宁波发布、甬派客户端、宁波晚报、宁聚等新媒体平台直播,直播观看总人数突破220万人次。
“为了理想,不怕辛苦”
“为了理想,不怕辛苦!”在发布会现场,当年仅11岁,看上去文弱的李於言用这句话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时,现场响起掌声。
李於言是带着他的“好朋友”中华大扁锹上台的。他向大家介绍了中华大扁锹在四个不同阶段的样貌特征、生活习性。在他生动的讲述中,这个身披铠甲,看起来黑不溜秋的家伙变得可爱、有趣起来。
改变大家对昆虫的刻板印象,激发大家探索自然世界的兴趣,是李於言的理想。为此,他不仅经常开展野外观察,还开通视频账号“寓言同学”分享昆虫科普。
这也是13岁的施则行的理想。他在发布中提到,《虫虫圆梦记》的问世源自一次约定:当时儿童作家邹敦怜来学校演讲,为鼓励大家坚持写作,便和大家约定,只要坚持写作超过100天,就可以得到她刚出版的新书。
一开始,施则行也没有把握自己能够坚持到底,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每天放学完成作业后,会先观察昆虫,然后开始创作,累了就去喂一会儿小动物,等灵感来了,又跑回去写……结果,奇迹真的发生了:他在100天里完成《虫虫圆梦记》的创作并出版发行。
奇迹,并非命运突如其来的眷顾,创造奇迹的是坚持、专注和不怕辛苦。
7月16日的发布会是褚南钦最近几天里第三次到访周尧昆虫博物馆。刚刚过去的双休日,他作为周尧昆虫博物馆的“小小饲养员”,还向前来参观的大朋友、小朋友进行讲解。
他十分乐于分享自己学到的昆虫知识,“我有一个朋友,他原来看到虫子会第一时间踩死它们,但在我的影响下,他渐渐成了一个喜爱并且爱护昆虫的人……”这份自豪,是让小小少年走下去的动力。
从“昆虫少年”到“博物少年”
在参加完这次发布会后,施则行就要背上行囊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走进广袤的热带雨林,继续用镜头去记录他的昆虫朋友们。
从去离家最近的山林和爸爸一起夜探,到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去神农架科考,再跟着自然教育从业者朱卓青深入云南西双版纳……最近两年,他丈量世界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远。
尤其是去年,在结识资深媒体人、自然摄影师、博物作家张海华后,施则行的探索方向也从原先相对单一的昆虫,向爬行类、鸟类等动物拓展,从“昆虫少年”升级为“博物少年”。
看到自己的徒弟站在台上闪闪发光,受邀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张海华很是羡慕和惊喜,“我对昆虫的探索是从30岁以后才开始的,而这三位昆虫少年不过10岁出头,就已经对昆虫如此痴迷,是真正的后生可畏!”
“目前国内昆虫研究领域亟需新鲜血液的输入,我希望宁波能涌现出更多的昆虫少年,在专业领域取得成果,为生态保护、科普宣传作出更大贡献!”张海华说。
最近这两年,褚南钦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制作昆虫标本。在他看来,这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也让自己有更多机会去欣赏昆虫的美。
少年,总是拥有无限可能。就像这次发布会的举行地周尧昆虫博物馆的主人周尧,当年也是从痴迷蝴蝶的“奇怪小孩”开始,凭借满腔热情,历经沉淀与磨砺,最终成为昆虫学泰斗。
如今,三位昆虫少年就如同当年的周尧一般,被科学精神的火种点燃,驱使他们不断向前探索,在昆虫研究领域乃至更广阔的自然科学天地留下属于自己的深刻足迹。
兴趣与学习是“好搭档”
除了童时中,远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热带雨林考察的著名昆虫学者、科普作家、生态摄影师张巍巍也听说了宁波昆虫少年的故事,特地录制视频勉励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继续保持这种爱好,把昆虫作为一辈子的爱好”,同时他也希望通过三个昆虫少年的故事,能吸引更多少年“加入到昆虫爱好者的行列,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宁波三位昆虫少年的“出圈”,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优秀,更因为宁波为这样一群少年创造了开放、包容、支持、鼓励的氛围。
“宁波开展了许多让我深受感动的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例如成功举行了首届科学教育大会、中小学科学教育成果展,还成立首批宁波科学名师工作室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对科学教育的关注。”发布人之一、浙江省科学特级教师、正高二级岗教师吴利文说。
她还特别点赞这次发布会充分展示昆虫少年的兴趣与特长,是对“家-校-社协同培育机制”的一次创新尝试。
作为一名教师,吴利文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那些因为担心孩子“沉迷”兴趣爱好而耽误学习成绩的家长,“通过三位昆虫少年的故事不难看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刷题和考试,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在她看来,通过在兴趣与学习之间谋求平衡,实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才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新型教育之路。
“只有守护好青少年对科学强烈的热爱和兴趣,感染更多青少年积极投入到科学学习和探索中,才能培育出更多像周尧、童第周这样有着‘有趣的灵魂’的杰出科学家。”吴利文说。